第114节 蓟州(二)-第3/4页
有了尤世威的吩咐,这伙人就不顾脸面,屈尊请李榆这么个小参将吃饭,饭桌上自然也是一团和气,大家都是一口的陕北榆林话,李榆也用从李槐那里学来的榆林话与大家聊着。
尤世威说,杜帅给各家都来了信,称你是下一代榆林人中的领军人物,要我们这些长辈多提携你,你放心吧,我们肯定都会帮你,不过你也要听我们的话,年轻人还是很容易出错的。
尤世禄很认真地说,杜帅说你是在广宁大战后充斥侯到广宁探查时失落辽东的,那时我和我二哥都在辽东带兵,你八成是在我们的军中当兵,这么说来你也算是我们尤家的人了。
“怎么能说榆子也算是你们家的人了,那时我和老侯(侯世禄)也在辽东带兵,他也可能是我们王家的人,”王世钦马上不满意了,叹口气接着说,“可惜那时候仗打得太烂,来一批兵丢一批兵,想查都查不清楚,榆子还算运气好,总算活着回来了,多少榆林子弟死在了辽东啊!”
“榆子,你想打建奴吗?你要敢打,老叔就帮你打。”尤世禄想起战死在沈阳的大哥尤世功,忍不住眼圈有点红了。
李榆垂着头说:“我想打,但我不敢打,我这千把人是丰州的顶梁柱,丰州损失不起啊!而且我一想起金国的四贝勒就害怕,老汗的四大贝勒我一个也打不过。”
“老叔也跟你一样啊,想打不敢打,不是老叔怕死,而是咱们的兵不愿意给朝廷卖命,”尤世威也叹口气,手指着几位西北大帅说道,“你问问他们怎么到京畿的,一万七千精锐,一多半在路上跑光了,剩下的是他们连哄带骗拖到这儿的,这仗还怎么打?那些狗屁文臣不上战场、不下兵营,自己过着花天酒地、娇妻美妾的好日子,却没看见当兵的无衣无食、典妻卖子,这叫我们怎么把当兵的带上战场,榆子,我们不把你当外人,现在你的实力比我们都强,你有一千多精锐骑兵,可我们这些镇帅能带出去打仗的只有我们的家丁,这仗真的没法打呀!”
“叔,怎么会是这样?那我们就眼看着金军在关内肆虐祸害老百姓。”李榆吃惊地睁大眼问道。
“老叔也没办法,我能帮你的就是把实情告诉你,免得你上了那些文臣的当,他们是靠哄骗皇上过日子,满嘴的花言巧语,打胜了功劳是他们的,打败了死的是我们,这群混蛋的话绝不能相信,不过你也别灰心丧气,能打的时候,我们这些长辈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李榆沉默了一会儿,认真地说道:“叔,我听你们的。”
尤世威和几位大帅相视一笑,这小子挺懂事,不是真傻。
二月中,京师的圣旨在大家的期待中到了蓟州大营,蓟州大营的军官们兴冲冲地聚到中军营听传旨内监宣读圣旨,皇上在圣旨中说,遵化大捷“朕心甚慰”,特拨内帑银一万两,以充赏赐,以振军心,丰州夷兵千里勤王,其行亦忠,其心可嘉,加授靖虏参将李榆为靖虏副将,仍统旧属,所部钱粮、军械令有司从优拨付,兵部右侍郎刘之纶留驻蓟州,协理蓟州军务,建夷新败,其势必颓,驻蓟州各镇勤王之师勿得骄逸,而须除恶务尽,逐建夷于边外,皇恩浩荡,功成之日必不吝加官封赐。
圣旨宣读完毕,传旨的内监转身就离开了,他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果然一帮子游击、都司开骂了,皇上身边的太监不怕大官,就怕这帮官不大的粗坯,军官们是真发火了,大家好不容易捞点战功,官没升也就罢了,钱也得不到几个,一颗建奴的首级在辽西官价就是五十两,黑市里面更值钱,一万两银子过内监、兵部两道关,到大营最多也就六千两,分到大家手上能有几个子,当兵的老实也不能随便让人欺负嘛!
李榆本来也以为能捞三五千两银子,还特意叫孟克他们带着麻袋来了,听完圣旨就知道如意算盘落空了,而且别人没得到好处,就他一个人升了官,弄不好连他也得挨骂,他赶忙溜出人群,躲开了众人的视线。
“恭喜你了,副将大人了。”边上一个屋檐下有两人蹲在地上正在看热闹,看见李榆走过来,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招呼了他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