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十年代好穷哦-第2/4页
这也是赵翠兰为什么要今天出门的原因。
她心情有点复杂,心疼这个时代,这么年轻的孩子,一场病,人就没了。
想的开点,自己至少能代她养老,除此之外,她也年轻了十几岁,知道历史大进程,人生简直是开了外挂。
可陈意还是有些想哭。
换谁谁不难受,自己才走上人生的小巅峰,还未烧香告诉爷爷拿了奖,人就没了。
至于父母,她有些黯然,从小爸妈就很忙,全国各地跑,没时间带孩子,一丁点陈意就跟着爷爷,吃穿用度不愁。但亲情,身边还有爷爷,那久了,也就习惯了。
穿越前她是个厨师,不是平时饭店里的厨子,而是真正的大厨。
尊重食物,追求每种食物背后的故事,还原其本色。这样的厨艺,是食物的盛宴,更是一门艺术。
至于陈意为何能练这么一门厨艺,这还要从她得祖辈讲起。
豫南陈家擅厨艺,擅长到什么地步呢?各朝各代的御膳房总管,都能找的到陈家的影儿,就算建了共和国,国宴上,也有操刀的经历,可谓是食中老霸。
而陈家出名边在刀功,刀是宝刀,削铜剁铁也不为过,但更妙的是技法。
一刀出,光影不断,像是月光泻下,还未触碰,这材料就成了,切丝,丝丝不粘不黏,粗细均匀,再带着食材本身的水分,透明可见盘底。切片,能薄如蝉翼,虽薄,但夹之不断。
曾有陈家御厨为皇后做百鸟朝凤宴,百鸟昂首,展翅欲飞,翅薄轻盈,映着日光,如同神迹,震惊四座。
陈意,便是陈家刀22代传人。
师从亲爷爷,三岁操刀,二十年寒暑不辍,终于做到了刀随心动,如臂使指的地步。也是那一年,爷爷点头,终于承认了她的刀法和厨艺。
可没过多久,年纪渐大的爷爷去世了。她拒绝了同父母住的建议,自己租了个房子。
两年后,埋头又锤炼技艺的她,参加了食神大赛。
第一次出场,便惊了众人,被称为厨艺界的新星。而也是领奖后的那一晚,蒙头大睡,睡醒后便成了72年的陈意。
这能不沮丧么?
可人还要过日子。
想了一通,如今变成了黄毛丫头,身体看起来没什么病,就是瘦黄,算得上是幸运。
既来之则安之,她知道,这没得选,占了小姑娘的身体,自己回不去。
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不孝,再来一次,那怕真是个畜生。自怨自艾也没什么用,不如照顾好身体,为自己也是为这个小姑娘,活出个像样的人生。
想明白的陈意站起来,将手边的晚洗干净。算算时间,估计过一会赵翠兰就要带着熊孩子回来了,今天两人忙了一天,估计也饿了,至于大碗里的饭,实在是有些难下咽,还是做点热乎的,两人回来还能有口热饭吃。
看了看小瘦手,叹了口气,她开始翻翻家里存粮,种类不多,有一袋子大米,还带着些糠,一袋高粱米、红薯有一点,但在地窖里,不好拿。
就这些,恐怕是要省着吃,但省着,肯定吃不饱。
转了半天,她猛的想到,现在是三月,野菜正是新鲜,有这功夫,添个野菜,怕是还能填填胃。
说做就做,她在厨房翻腾一阵,找出了一个篮子,虽然是脱皮的杞柳编的,但结实耐用,还算不错。又找了半天,不得不承认,三大改造可真彻底,这放眼望去虽然杂七杂八但明明白白的东西,可连个像样的铁疙瘩都没有。
找不到镰刀,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了一个薄薄的竹片,又用菜刀修了修,野菜好摘,竹片稍微利一点就行。
等收拾妥当,陈意关上门,不顾门口大黄的呜呜的叫,扭头就走。心里有些后怕,还好狗是拴着的,动物比人灵敏的多,万一被发现换了个主人,那咬上咬一口,这个世道可没有狂犬疫苗。
门口张大婶和李大婶正在唠嗑,能唠嗑的东西挺多,但也无非是那四样,自家孩子,下乡知青,挨批人员,和别家琐事。
她对自家孩子和别家琐事不在意,但下乡知青和挨批人员还是有点好奇,但今天不是个听八卦的好机会,就先打个招呼,挎着篮子去前面坡上摘野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