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揭牌时刻(一)-第2/3页
伊青趁机发难,冲身而出,行步止于常平山身前,一拳击打在常平山胸前,将其击退数步。
“好硬!”伊青面色凝重的也向后移出数步,他的手随着周遭的肌肉的偾张,正在微微颤动着,却是有些微麻了。
“你这家伙……使得什么邪术?”常平山此时从痛楚中缓过神来阴狠的看着伊青道。
五指内扣成爪,身形始动,伊青悚然一惊,他毫未思虑到其它,一种本能的习惯反应,已促使他快逾闪般蓦然向冲过来的常平山打出了十九拳。
二人灵力对碰间,掀起了一片狂涛骇浪般的劲风。
“清流一气运身行,踏罡步斗把道演。捷如灵猿闪如风,循环无始又无终。”伊青口中默念着。
拳头上包裹着的雾状灵力气团随着伊青每一次挥拳而变得愈发明亮凝实,隐隐的初露火焰形态的雏形,在灵力光辉的照耀下,伊青凌空的身形,在空气中奇异的随着汹涌的劲风飘游,轻悄得就似没有一丝重量的羽毛!
意念转动间,他已毫不迟疑的迅速劈出十三拳,在呼轰的掌势中,伊青身形已似闪电般旋回起来。
汗液浸湿了常平山的额头,使得他的头发紧贴在他的额头上。
“第一纹技——万箭穿心!”
常平山两手往两边一摆,挡开了伊青冲来的两拳之后,横身在空中翻旋了一圈,在这过程中他的头发猛然便长且根根发丝倒立直竖成针状,待常平山落地后便骤射而出。
“玄冰凝气阵!”伊青双手虚空画圆,冷髓的冰之灵力在他的双手间凝结,紧接着双臂一收一捻,最后化而为掌猛然推出,冰寒的灵力喷薄而出,形成一幕气墙将过往而来的发刃通通冻结并阻隔在了气墙之外。
“该死的!你小子练的这是什么拳法?”常平山暗自惊心道。
“武体拳”
“什么拳?”
“武……算了说了你也不懂,败军之将,何须知晓?”伊青一脸傲然道。
“你……你竟敢鄙视我,我……你……啊啊!气煞我也!”
伊青看着常平山抓狂的样子,心里轻笑了一声,其实当初他练这武体拳也是无奈之举,在未解开丹田封印前的那段时光,修练符纹也只是占了伊青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因为无法进行灵力上的修炼,所以也只能练习些灵武秘法来增强实力了,这武体拳便是他从小猴子那儿讨要来的。
据那小猴子说,这武体拳是他从副院长的办公室里无意间翻出来的,是本遗传下来的古籍经卷,通常来讲这有些年份的东西大都不是俗物,待看完上面记载的内容后,果不其然,让得伊青大呼精妙。
根据武体拳经言,练体之法即是练气以修身之法,一在于养,二在于运。其中养指的是养吾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即是天地元气,以培养气海;运吾之灵气充于丹田,施于四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拳经还进一步做了解释。
“元气”是乃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人体内的气,粗略地讲,大体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是与生俱来的,叫做“元气”,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后天之气是由大自然吸入的氧气和由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华所生化而成,即是灵力一般随血脉运行于全身。气靠血养,血靠气行,先天之气赖后天之气以为荣养。灵力在经络隧道中运行需靠呼吸为之推动,才能畅行无阻。用一定的方式调整呼吸,调动灵力,送入丹田,进行拳经经上所谓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工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的功夫。
至于运气之法,则有四个境界明窍,蕴气,滋骨,入脉。
人在发劲时,常会因穴窍阻隔而无法尽数使出,全是穴窍未通所致,因此气通穴关,使一身之力尽数发挥,此为第一重境界,也就是明劲!然,每一处穴窍只是小关,欲通小关,那么就必先开大关,而人体一身之力之源头尽在腰部,因此打开腰部关穴,变成了重中之重。
因此,在小猴子的指导下开始修习桩功无论是浑元桩、乾坤桩、自然桩、三体桩、贯气桩……他一开始都齐摆摆试了一遍,最后精挑细选选出了一种最适合他的桩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