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機會來了



玉柱不是神仙,不可能知道陳廷敬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不過,陳廷敬既然叫他過去,肯定是有事兒了。

“卑職玉柱,拜見陳相國。”玉柱走到四抬大轎旁,畢恭畢敬的行了禮。

“玔卿啊,今日要議和碩特汗國的事,你可有主張啊?”陳廷敬昨日被張玉書擠兌得沒了招,路上看見玉柱了,就想拉他幫腔。

玉柱心想,他今天還是第一次參加御門聽政,怎么可能主動插話呢?

若是張廷玉問了,玉柱肯定要裝傻,隨便找個借口,就蒙混了過去。

但是,陳廷敬是文淵閣大學士,玉柱被他頂著了肺氣管,就不太好敷衍了。。

“回陳老相國,卑職只是略通一點藏文罷了,安敢在君前胡言亂語?”玉柱說的是大實話,并未成心推托。

陳廷敬笑了笑,說:“若是皇上問你,你便照實說即可,算老夫欠了你一個人情,可好?”

玉柱的耳朵,馬上豎了起來,心里也拉響了警報。

好家伙,照實說,就可以讓陳廷敬欠個人情?

嘿嘿,越是看起來很美的事兒,坑越大。

“不瞞陳老相國,卑職乃區區下僚罷了,皇上怎么可能問卑職的看法呢?”玉柱只能選擇繼續裝傻。

官場之上,往往是,你說了真話,反而得罪了大人物。

這些大人物,要的不是真相,而是皇帝的信重。

眾所周知,只要簡在帝心,就不愁升官發財。

“玔卿啊,老夫給你透個底吧,皇上昨日個,很是夸了你一番,說你很懂雪域的風土人情。皇上還說,好多朝廷重臣,居然連前藏和后藏都分不清楚,更別提阿里了。”陳廷敬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玉柱繼續裝傻下去,就是拿陳廷敬當蠢蛋了。

“不瞞老相國,若是皇上問了卑職,且不涉吳師和李師,卑職便說實話。”玉柱很快計算清楚了其中的利弊得失,果斷作出了選擇。

陳廷敬一聽就懂,玉柱的意思是,他不可能參與對吳琠和李光地的政治進攻,那是他的兩位座師呢。

亂咬座師,嗨,會做人的好名聲,還要不要了?

“就依你。”陳廷敬滿意的點了點頭,徑直起轎走了。

從頭到尾,陳廷敬就沒提張玉書這三個字。但是,玉柱心如明鏡,必是陳廷敬和張玉書,又在皇帝的跟前掰了手腕。

玉柱在南書房里待了快一個月,吳琠和李光地,張玉書和陳廷敬,這兩個大學士之間的爭論,幾乎天天都有。

如今的玉柱,在南書房里的地位,比較超然,也十分的微妙。

玉柱的地位,比相國們低很多,卻比其余的直南書房的官員們,又要高出了許多。

直南書房的官員們,分為了四撥,輪值于南書房里,從事基礎性的奏折處理工作。

除了玉柱外,他們之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也不過是個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講罷了。

在南書房里,論資歷,玉柱自然是淺得不值得一提。論實權,他和張廷玉沒啥區別,可謂是泯然眾人矣,

但是,皇帝每天午膳后,都要召玉柱進里頭,下幾盤圍棋或象棋。

這個潛在的影響力,絕對不容低估。

梁九功和魏珠,這兩個閹貨,一個是四品太監,一個是六品太監,卻可以收錢辦大事,其中的邏輯也勿須多言了。

不客氣的說,整個外廷的官員之中,包括首席滿洲大學士馬齊在內,都沒有玉柱和康熙待在一起的時間長。

說白了,玉柱成心想坑誰,只需要在皇帝盛怒之時,翻一翻那人的舊帳即可。

在這個吃人的社會,土農民們其實并不怕縣太爺,而畏懼于三班衙役。

縣官不如現管。

就怕衙役挑唆著縣太爺,挑你的毛病,抄你的家,滅你的門。劣紳舉人老爺們,幾乎每天都干這種缺德的事情。

說句大實話,如果不是玉柱每天陪著皇帝下棋,陳廷敬才懶得理他呢。

區區一個四品小官罷了,也配給當朝相國提鞋么?

進宮之后,玉柱剛在南書房里露了面,就跟著今天當值的陳廷敬,一起去了乾清門。

御門聽政,就在乾清門內。

現場,已經到了十幾個高官,為首的是馬齊和五阿哥。

玉柱看清楚了現場的布置之后,心想,不管是南書房里,還是乾清宮里,多的是地方商議國家大事。

康熙偏偏就選了乾清門里,這又是何苦呢?

只要,刮風、下雨或是下雪,就沒辦法御門聽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