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圣眷正隆也



比如說,本月遞進一百本節略,被皇帝退回了二十本,這就肯定不能算是勝任了。

考核的時候,就要給予很不好的評價,然后奏請皇帝,將該官調離南書房。

張廷玉原本有點想看玉柱笑話的意思,誰曾想,玉柱親手處理的奏折,竟無一份節略被退回重擬。

照例,輪值的南書房大臣,并不會輕易的駁回玉柱擬定的節略。

道理很簡單,清朝的皇帝,集權太厲害了,臣子們遞上來的奏折,也實在是太多了。

撇開無意義的大量請安折,每天至少還有二百到五百本奏折,需要及時的處理。另外,皇帝還有大量的密折,需要單獨花時間去看。。

別說皇帝了,就連輪值的臣子們,都忙不過來啊!

所以,玉柱從內奏事處的太監那里簽收的奏折,基本上,都歸他獨自從頭到尾的處理完畢。

當然了,若是寫的節略惹惱了皇帝,責任也由他獨自承擔了。

差事辦得好,南書房大臣們,自然是領導有方的頭功。若是辦砸了,罪過全由玉柱自己承擔。

這就看出了辦公室政治的厲害了。

南書房大臣,忙不過來的想偷懶,又不想承擔責任,就故意放縱直南書房的官員們,獨自處理奏折。

這就和,以前的碩導,指導碩士寫論文,僅僅只掛個通訊作者的名頭,其性質大致相仿。

說白了,碩導想方設法的抓項目搞錢,都愁精力不夠,哪有時間監督學生的實驗過程?

但是,一旦學生的論文抄襲出了問題,又和碩導沒啥瓜葛。

這就屬于典型的只享受好處,不承擔責任了。

康熙是什么人?他自然明白其中的貓膩,卻始終不發一言。因為,奏折實在是太多了,所謂的層層把關,不如責任到人。

誰擬的節略,誰承擔責任,公平合理,童叟無欺也!

當年,玉柱跟著大靠山,由市里平調為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之后,被所有人視為大老板的頭號心腹。

整個集團公司,十幾萬人,年營收近幾千億。客觀的說,多少大事,多少錢,過玉柱的手?

不客氣的說,就南書房里的這么點事兒,在玉柱的面前,也就是小菜一碟罷了。

皇帝用罷午膳,玉柱來陪著下圍棋了。

和象棋一樣,圍棋也有勝、負、和,三種結局。

和皇帝下圍棋,贏是不可能贏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贏。只有,負與和,這兩種結果。

令玉柱沒有想到的是,康熙的圍棋水準極高。第一局,不需要讓,玉柱算漏了一招,真的輸了。

第二局,玉柱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陪著康熙鏖戰了一個時辰,才敗了北。

嗯,這局,是玉柱故意讓的。但是,讓得不顯山,不露水。

康熙贏得異常艱難,差一點就輸了。

玉柱陪在皇帝身邊的時間尚短,看不出康熙的情緒。

一旁的梁九功卻看得很清楚,萬歲爺左手的佛珠,不停的轉動著,這顯然是高興之極的下意識反應。

“你瑪法,我的舅舅說,要把他的一等公爵位,直接傳給你。”康熙喝茶的時候,冷不丁的拋出了一顆大黑彈。

因說的是家務事,又是極其私密的靜心齋之中,玉柱也沒裝模作樣的跪下回話了。

玉柱肅手而立,小聲說:“回皇上,功名但在馬上取。臣愿憑真本事,立下軍功之后,名正言順的獲取爵位。再說了,越過阿瑪,隔代傳下爵位,很容易鬧出更大的家務,還有礙圣君之明。”

話不多,志氣卻不小!

玉柱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所謂的空頭爵位,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想立軍功,就必須帶兵。

只有帶了兵,才有機會仿效小站舊事矣。

“你?立軍功?”康熙還真不信,毛都沒長齊的玉柱,居然會帶兵打仗。

“主子爺,不管是去黑龍江打羅剎賊匪,還是西北有事,奴才愿領一支小股兵馬,為大軍先鋒。”玉柱順勢跪下,表明了心跡,“我滿洲八旗,以騎射威震天下。奴才之高祖諱養真公,以身殉國,奴才愿效之。”居然哭出了聲。

為了騙取兵權,更為了打動康熙,玉柱故意沒稱臣,而以滿洲之奴才自稱。

目的就一個:令康熙徹底放下戒備之心。

玉柱既然提及了佟養真,康熙瞇起兩眼,情不自禁想起了那件舊事。

佟養真被毛文龍捉到四九城之后,被千刀萬剮,血流盡了,才砍的腦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