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宦海扬波-第4/5页
“不认识。临县两万多口人,我还能都认识了不成?”胡蔚然已经彻底镇静了下来,决定和这个锦衣差人周旋到底。
锦衣差人挑着眉,玩味地道:“您怎么会不认识呢?哦!是在下糊涂了,没跟您交代清楚,那个郑茂哇,其实根本不叫郑茂,他有个假户籍,其实他姓关叫关宝,这回您可认识了吧!”
“……”胡蔚然脸色变了。
“你看!一提关宝,您不就想起来了嘛!因为这个假户籍,我们把当年造鱼鳞册的知府、知县、县丞、主薄,全给宰了。真是累死个人!要不怎么说,您博闻强记呢!他弟弟关贝,可是您弟弟曾经的书童呀!那关贝还是您家老爷子做主,跟同县的白氏娘子结的亲,那白家的老大可是高大人府上的……”
“上差大人,你不要再拐弯抹角了,我早知这姓高的平常里便喜溜须拍马,善钻营算计,不似一府长官该有之模样……“
“哎呦!别急!您别怕,您的家人不知道那是假的,所以没罪。”
“上差大人,我之前就想参他,不过我所知也仅仅是他行事方式有缺,加之辞官回乡的突然,这奏疏就没往上面递。”胡蔚然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册子来,递给了锦衣差人,然后一挥衣袖,带起一阵清风,厉声道:“今日方知这人胆大包天,为保头上那顶乌纱,竟敢挑拨民意,对抗朝廷,真是死不足惜!恨不得亲手将之千刀万剐!”
胡蔚然竟然真能拿出东西来,出乎了那锦衣差人的意料,他接过奏折扫了一眼,满篇都是引经据典,没有实锤的斯文谩骂。终于忍不住嘲笑道:“我说胡大人,您这副义正言辞的样儿,可真像个青天大老爷!”
胡蔚然自然也知道差人在嘲笑自己,不过他既然和自己说了这番话,自己便是安全的,只需要装装样子,便能安全落地:“不敢当……不敢当……”
锦衣差人心知姓胡的官场十几年历练,道行颇深,可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这样的人,镇抚司的衙门早有规定的操作流程。
只见那锦衣差人说道:“胡大人,您是读书人,自然知道,我们衙门匾额上的‘镇抚’二字,镇的是官,抚的是民。权重要,钱重要,都不如命重要……昨天您的这个长随,二更天去敲当铺门换现钞。圣上心怀仁慈,不计较过往之事,还给了您不少赏赐,您当怀感恩之心。可千万莫要铤而走险,资助民乱,学那高大人呐。”
胡蔚然连忙接口道:“上差大人提点的是!”
锦衣差人接着道:“若是您学着高大人,跟咱摆**阵,设连环套的,到时候可别怪咱兄弟,不讲情面,不顾脸面!”
话音未落,长刀出鞘。
“唰!”
雪亮的刀光晃得胡蔚然一屁股坐在地上。等他定下神来,只见高大人腐烂的鼻子立在刀面上,稳稳地递到了自己的鼻前——
“胡大人,高大人的东西,您要记得拿走……咦?”锦衣差人偏头一看。那知府大人的屁股下,竟湿了一片……
“哈哈哈哈哈!”
在府衙门前衙役和车夫的笑声中,胡蔚然一瘸一拐地去骑备好的驴子,准备飞身上驴,一骑绝尘逃离这里。然而因为慌张,本来抬脚要踩镫子,却使力太重,又没找好准头,一下子踩到了驴肚子下,大腿碰擦到了驴鞭。那毛驴大叫一声,尥起蹶子……
看着四仰八叉,裆下湿一片的知府大人,衙役和车夫们笑的更大声了。
而锦衣差人反倒没了之前的笑意,面无表情地擦拭好长刀,收刀入鞘。
另一个听到喧哗的锦衣差人走出府衙,这是个年轻人,虽然刚从里面出来,但显然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眼也没往下瞧,环顾着四周笑得不停地人们,忽然问道:”大人,你说这些民变,不会都是假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