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官场交际花 3-第3/3页
杨丽英强忍着泪水,柔声问:“古勇,难为你了,我和大伙都惦着你。”
古勇盯着杨丽英的眼睛,坚定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你放心。”
杨丽英接着说:“我在外面会干好的。”说着,她对古勇眨了眨眼睛,意思是她在为他而奔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古勇会意。
杨丽英又说:“你放宽心,大家都在关心你。”
杨丽英故意把“大家”拖了音调,意思是大家都在想办法,不用害怕。接着,古勇对公司工作做了安排。杨丽英见缝插针说,领导也很关心此事。要我问你好。这句分明是编造的话,却仿佛给古勇打了强心剂,使他顿时有了底气。既然外面有人罩着,自己权当体验一段另类生活。
临别时,杨丽英递给他一大包东西,里面有昂贵的软包中华烟,他爱吃的牛奶巧克力、肉松等等。提着这包沉甸甸的东西,古勇感动极了,他望着杨丽英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擦泪的背影,心里真有点酸,感叹人到患难时方见真情。
古勇回到监号,发现卷烟皮上有个小口,他小心翼翼地摊开那盒烟,见里面插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句话:“古勇,我好想你,我会把一切都安排好的。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古勇知道这是诗人雪莱的名句,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日子杨丽英一直在马不停蹄地活动,她托省委的朋友把专案组的同志约出来吃饭,席间竟悲悲切切地流着眼泪说王副秘书长和古勇是被小人陷害的。为了强压自己的悲伤,她起身离席去了卫生间。她的分寸拿捏得很好,既让大伙感到她是一个重情意有修养的女人,又不留任何刀斧痕迹。
杨丽英到卫生间不是为了方便,而是在煞费苦心搞小动作,她给张夫人打了个电话,说有很重要的事情向省长汇报,可否请省长尽快回话。其实杨丽英知道张副省长的手机号,她为何不直接打呢?对此她自有一番谋算。
张夫人知道古勇的事,所以一刻也不敢怠慢。杨丽英打完电话,快步回到席间。不一会儿,手机响了,她在开包取手机时,故意把包内的证件散落一地。她赶紧将手机递给邻座的专案组长:“请您替我先接一下。”
专案组长出于职业习惯,打开手机盖时,一眼就看到屏上显示的是“张省长”,他拿起手机贴到耳边,手机里传出一个沉厚的男中音:“是小杨吗?我是老张……”
专案组长一下愣住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谁不知道张副省长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他能亲自给杨丽英打电话,关系非同一般啊。就在这时,杨丽英轻轻地接过手机,低着头,红着脸,一副欲盖弥彰、很害羞的模样,她拿着手机,一边轻柔地哼哼着,一边快步离席避开大伙。这举动内涵太丰富了,在座的人浮想联翩。专案组长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没有造次,他在心中对自己说,赶快收兵回城吧,这个案子到此为止也够了。
酒足饭饱后,杨丽英安排省委的车分别送他们回家。杨丽英亲自驾车送专案组长。到他家门口时,她轻声说:“您儿子转学到一中的手续,我已经办完了,您明天带他去报到吧。”
就这么轻轻的两句话,彻底把“身经百战”的专案组长镇住了。省城一中太难进了,他跑了一年,用尽了关系都没搞成,杨丽英却手到擒来,真是神通广大。
她怎么知道这是我最大的心病呢?他脑子里一片空白,铁齿铜牙的他竟然失语了。
杨丽英这着棋太厉害了,她能洞悉到人最薄弱的环节,然后加以利用。在绞尽脑汁,度过好几个不眠之夜后,杨丽英盯上了专案组长。她知道,明火执仗是不行的,自己是跟案子有瓜葛的人,谁还敢收自己送的东西。于是她煞费苦心地收集专案组长的家庭情况,并在他老婆的好友处得知,他们夫妇俩最大的心病就是想要把儿子转学到省城一中。望子成龙嘛,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杨丽英找到张副省长,这事一个电话便搞定的。
两个月后,古勇的案子有结果了,判一缓一!那天,是杨丽英开着省委牌照的车去接古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