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官场交际花 3-第2/3页





    8点整,张副省长赶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用内部红线电话打给了他老乡——省纪委赵书记。话说得很委婉,也很到位。大意是小古的顺腾公司和政府关系很密切,这家公司可能有些出格的事,请他们一定要注意政策和策略,许多事情了解清楚后再说,不要急于定调子、下结论。随后,他又补充说,小古这人很不错。年轻人嘛,有些事不可能办得那么妥帖,但是可以改正。其潜台词是什么,彼此心照不宣。

    赵书记明白老张一定被牵扯进去了,否则他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在办案的节骨眼上,顶风说话。赵书记在心中盘算,老张是得罪不起的,没必要弄得鱼死网破,再说老张很有背景,惹他干什么呢?于是赵书记不动声色地打着哈哈说:“你的提醒很好,我肯定要认真考虑的。”

    之后,他们又随便闲谈了一会儿。

    电话挂断了,赵书记一时陷入沉思,随后,他给秘书打了电话:“请你通知3号专案组的同志,今天讨论顺腾公司的事暂时取消,大家重新再思考一下。我另有个重要的会议。”

    就在这掀开盖子的拐点,审查案件的定调会议取消,意味着案件不会再纵深挖掘。官场的潜规则是上不了桌面的,只要不上桌面,谁也抓不住把柄。其背后的语言,大伙都懂,只是不明说。赵书记没说案子不办,也没说不重要,而是让大家重新再思考“一下”,这个“一下”是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中国的事,只要暂缓处理,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件牵扯到许多人命运的复杂棘手的案子,被杨丽英“智慧”地化解了。

    杨丽英马不停蹄,还要继续活动。古勇因行贿已被刑事拘留,这个花花公子是蜜罐子里混大的,压根没吃过苦头,杨丽英真怕他顶不住,把大家都卖了。万一古勇的供词变成白纸黑字,她就是活动到中央也是枉然。怎么办呢?杨丽英着急得茶不思饭不想,老公武义在刘华那里碰得焦头烂额,整天回来也是灰头土脸的。

    2008年对于杨丽英来说,是走“背“字的一年,是放屁都砸脚后跟的一年。

    她为了除掉情敌肖悦,为老公升迁扫清障碍,给王副秘书长出了一箭双雕的妙计,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的靠山挖倒了,挡风的墙也推倒了。纪委顺着王胖子这根藤,摸到了顺腾公司这个“瓜”,把古勇“请”了进去。顺腾公司成了“顺藤摸瓜”公司,天天有人盯着,时时有人讨债,逼得服务中心的公司马上就要散伙,杨丽英因一直在公司工作,也就快变成无业游民了。

    杨丽英一盘算,眼下最要紧的是让古勇咬紧牙关,死不吐口,用时间换取活动空间,再想方设法把古勇捞出来。

    翌日清晨,杨丽英托朋友找来一辆省委的车,目的是凭省委的车牌好办事。开着这辆车,她要去看古勇。

    望着拘留所那壁垒森严的高墙,杨丽英倒抽了一口冷气,埋怨自己说,怎么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混到这份上。人在江湖,还得继续往下混,这日子还得过下去。

    杨丽英拨了一个手机号,对在公安局的老乡说,她已经到了,叫他赶快给拘留所所长打招呼。这个老乡曾经是她爸爸的秘书,后来三混两混到了省城。杨丽英这样游走于大小官场的人自然不会放弃重要的人脉资源,她常常相约聚聚,隔三差五会打电话问候那些有用的人,发信息调侃调侃,总之不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消失。到了关键时候,这种人情就派上用场了。

    所长发话,杨丽英自然受到高规格礼遇。她很快就见到古勇,隔着铁栏杆,两人四目相对,感慨万千。杨丽英知道,要让古勇心存希望,必须给他关爱和温柔,这样他才能安下心来。杨丽英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憔悴的古勇,她能恰到好处地让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欲言又止,弄得古勇肝肠寸断,心中发誓就是把牢底坐穿,也要保护好这个女人。

    其实,古勇哪里知道,纪委办案询问杨丽英时,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古勇身上。事后,她还模仿古勇的笔迹,在所有单据上签上他的名字。专案组翻看账本资料,对古勇印象很糟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