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山易主-第3/4页



    朱棣自然也知道朱允炆的这道圣旨,所以打仗的时候根本没在怕的,还多次故意大摇大摆的去勘察南军的摆兵布阵。如果有兵追过来,就随意杀掉。南军的将军和士兵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朱棣肆意嘚瑟,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但圣旨在,不能动手。

    朱棣听说张玉战死,失声痛哭: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为虑。但是我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将领啊,实在是太让人悲伤了。然后朱棣让所有人来参加张玉的葬礼,虽然没有遗体,但该有的仪式一个不少,朱棣还专门给张玉写了一篇悼文,期间,朱棣还脱下自己的衣服烧掉以示哀悼,这个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都流下眼泪,纷纷表示一定要为张玉报仇雪恨。以后每次提及东昌之战,朱棣都会说:“自从失去张玉,我每天都寝食难安。”然后就伤心流泪,诸位将领也都潸然泪下。

    这次战败后,朱棣意识到造反真是太难了,太难了。每天身体和精神都备受压力,他甚至有点退缩了。有一天朱棣跟道衍说:靖难也太难了,如果放弃,跟大师一起出家也不错。道衍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和尚立刻反驳:殿下,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是啊,一旦开始造反,就没有回头路了。

    1401年(建文三年),三月,朱棣得到一个消息:盛庸率军在夹河安营,平安驻师单家桥。

    朱棣随即率领大军进军夹河,双方列好阵开始打,南军面朝东北,燕军面朝西南,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吧。

    朱棣率领精锐骑兵进攻盛庸军左翼,又是老一套,盛庸早就料到了,打过那么多交道了,已经对朱棣的用兵策略了如指掌,朱棣见左翼攻不动,就同时攻击左右两翼,没想到盛庸的左右两翼都很强悍,顶住了燕军的猛烈攻击。就这样双方进入了稳定的持久战,盛庸耗得起,朱棣耗不起,因为他的兵少。

    就在这时,刮起了一阵强烈的东北风,瞬间尘土飞扬,飞沙走石,沙子和土一起迷住了士兵们的眼睛,南军啥也看不到,被风吹的睁不开眼,燕军趁势发动猛烈攻击,南军大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面一仗,朱棣借助风势打败了瞿能父子,今天又是突然刮风,而且这个风的方向专门对准南军,真是一阵妖风啊。

    这一战又极大的鼓舞了燕军的士气,他们都认为连老天爷都在帮助朱棣,这就是天命不可违。

    此时,朱棣在宫内的眼线告诉朱棣一个消息:京城空虚,如若此时带兵攻击京城,必胜。

    朱棣何尝不想直接去南京,但是没有翅膀,飞不过去,中间那么多城池,不得一个一个打吗。

    突然间朱棣脑海中闪现一个想法:必须要一个一个的打过去吗?不一定,一定有其他更好更快捷的办法。

    道衍告诉朱棣,可以不攻城,直接走大道冲到南京。朱棣采用了这个意见。

    铁铉和盛庸以为朱棣要攻打济南以及周围城池,已经做好了严防死守的准备。但没想到朱棣并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而是走城池之间的大道,直奔徐州方向。盛庸和铁铉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慌乱了,他们知道朱棣要直接打到南京城了。事情一下子变得严重了。如果朱棣进攻南京,凶多吉少。

    于是他们开始快马加鞭追击朱棣。

    平安第一个追上朱棣,他率领四万军队紧随其后,快速追上朱棣。平安觉得朱棣虽然跑得快,但是徐州的防守工作做的很好,应该可以抵挡燕军。但是朱棣竟然没有攻击徐州,而且攻击了徐州旁边的宿州。这时平安终于看清了朱棣的企图,他是直奔着京城去的,一定要尽快阻止他,一定要追上他!

    建文四年,五月,南军终于在睢水附近的小河旁边追上了燕军,双方开战,南军的统帅是平安,再次对平安将军点赞,真不愧是救国于危难的英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