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山易主-第2/4页



    看着城楼上的牌子,朱棣又气又没办法,空有兵力,空有大炮,没有发挥的地方。这个时候道衍和尚建议朱棣返回北平,于是,朱棣带兵撤退。铁铉看着朱棣要班师,他跟盛庸商议好一人带一队人马追击燕军,狠狠出了口恶气。燕军没有想到他们突然从后面袭击,一时间,燕军四处逃散,退后几百里。铁铉趁机收复德州。

    建文帝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一直郁闷的心情终于得到舒缓。升铁铉为山东布政司,后来又升为兵部尚书,一介书生都升为兵部尚书了,可见建文帝真是无人可用了。到此时,建文帝才终于对李景隆有了清醒的认知,蠢材一个。李景隆被召回,同时被撤掉大统帅职务,取而代之的是盛庸(以左都督盛庸为大将军,右都督陈晖副之)。如果当初战争一开始就用人得当,结果将会大不一样。

    黄子澄看到自己推荐的李景隆混到今天这个让人不齿的地步,只恨自己瞎了眼,痛哭着让建文帝杀了他。建文帝没有同意。

    1400年,九月,建文帝派大将军盛庸率军北伐,都督徐凯进兵沧州。朱棣听到这个消息,让手下做好了准备。十月,朱棣向沧州发起进攻,擒获徐凯及都督程暹,斩杀南军数万人。

    十二月,燕王率兵攻破济宁,临清等地。盛庸和铁铉以东昌为营地,设法把燕王引到东昌,一举歼灭。南军先锋大将孙霖在滑口驻扎,燕军至此,很快就攻克了孙霖的军队,孙霖逃走。朱棣带领军队一路追击,一直追到了东昌。盛庸和铁铉看到燕军追来,暗自窃喜,朱棣已经进了设置好的圈套。朱棣,好好接招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盛庸和铁铉杀羊宰牛犒赏三军将士,大吃大喝以后,开了一个誓师大会,一时间士气大增,杀气腾腾。饭吃完了,会也开完了,口号也喊了,气氛都烘托好了,该列阵了。

    盛庸带领手下将军和士兵背称而战,意思就是没有回头路,要么战死,要么打败敌人。士兵们按照命令准备好火器和带毒的弓弩,站在城门口等待着燕军。燕王也调查了盛庸的背景和履历,得知盛庸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不足以惧,上次济南之战不过是他们侥幸罢了。所以朱棣根本没有把盛庸放在心上。

    朱棣来了,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大战开始了。朱棣首先派一队精锐骑兵攻击盛庸的左翼,这是他的老套路了。盛庸早就有所准备,派重兵防守左军,所以尽管朱棣不断反复的猛烈攻击左翼,左边的军队仍然纹丝不动。看着南军的左翼丝毫不动,朱棣改变了策略,准备从中间攻击。朱棣带着大队人马冲入中军,没想到如此简单,很容易就冲了进去,就在朱棣为自己的策略感到骄傲时,突然发现越往里面冲,南军越多,而且后面的南军也涌了上来,刹那间,朱棣被南军团团围住。朱棣发现自己到中了圈套,没错,这就是盛庸为燕军设置的完美陷阱。打着打着,燕军大将朱能发现朱棣不见了,得知朱棣被围困在大军里面,立刻冲进去救朱棣,在朱能的奋力保护下,朱棣被救了出来。另一边的大将张玉还不知道朱棣已经被朱能救出去了,也进去重围救朱棣,结果发现朱棣不在里面,进去容易出来难。张玉没有朱能那么好的运气,被南军乱刀砍死。燕军大败,往北边逃走,盛庸率军追击,斩杀燕军数千人。这场战役里,燕王朱棣数次在死亡边缘,却都得以幸免,尽管盛庸军准备了大量的火器和弓弩,依然没有伤到朱棣半分。燕王没有防弹衣,也没有金缕衣,也并非刀枪不入的神仙,更没有九条命。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建文帝朱允炆,因为他下旨多次强调无路如何都不要伤害朱棣,他怕背上杀害亲叔叔的罪名。所以战场上没有人敢伤害朱棣,朱棣就像游戏的有无数条命的英雄,怎么打都打不死,这种仗打起来真是憋屈。打一个无论如何都打不死的人,打赢了才怪。善良的人啊,真不适合当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