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第3/3页





    慕远帆下令,必须在春节前将大棚建好,让百姓安然过年。

    同时,京城内又发起了一股强制性的募捐令。

    但凡是有声望的商贾富户,都必须捐款,附带了一条,便是根据捐款的多少,可以在京城给安排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这种卖官制度的公开一下子就激起了商贾富户们的兴趣,短短两日,便募捐到了几百万两银子。

    瑶华知道慕远帆的募捐令是无奈之举,也不阻挠他,只在暗中替他捏了把冷汗。

    后宫之中虽然有许多人不服气,连七公主的生母娴妃都怨言多多,但都被瑶华强硬地一个个堵回去了。

    瑶华的办法很简单,就和处置斯佳的办法一样,杀一儆百。

    在御书房掀起捐款热的当晚,她便派人将后宫年前不发月例的消息一通知各宫各院,立刻引来了一片反对声。

    最先就是她的生母娴妃,娴妃身边有个老嬷嬷侍奉了娴妃多年。

    自恃自己是宫中的老人,又见七公主如今掌权,老嬷嬷便在宫里横行霸道。

    瑶华对她的言行早有耳闻,但忌于自己头上顶了个娴妃母亲的帽子,没办法,总是睁只眼闭只眼。

    都说养虎为患,这话一点都不假。

    宫里从来就太平不了,这老嬷嬷除了娴妃,其他谁的话都不放在心上。

    起先,她飞扬跋扈还惧怕七公主责罚,但见七公主和摄政王都对她的言行不闻不问,索性变本加厉,经常殴打宫女太监。

    有个别得罪了她的嫔妃,都被她掌掴过。

    这次,七公主毫无征兆地将春节前的月例捐了出去,她便在娴妃面前煽风点火,说尽了七公主被摄政王迷惑,已经忘了本分的话。

    娴妃恼怒之下,亲自来颐华宫。

    瑶华自穿越来颐华宫,从未和娴妃发生过正面冲突。

    这个母妃虽然在她的记忆里印象不深,但中国人讲究个孝字,她也不好太过分。

    所以,娴妃平时默默无闻,对她来说倒是件好事。

    这次因为捐款的事情,娴妃找上门来,瑶华便有些气恼。

    气恼归气恼,但她又不能拿娴妃怎么样。

    在娴妃罗里吧嗦地把她教训了一顿之后,她便让剪秋将自己剩下的所有积蓄全部送到娴妃宫里去了。

    本以为这样退一步就能息事宁人,哪只主子软弱,奴才横行。

    娴妃收了东西倒是不闹了,可那老嬷嬷见七公主让步,还以为瑶华仍是以前那个软弱可欺的公主。

    居然带了几个太监和宫女,开始在各宫各院搜查,将别人存下的一干金银细软卷了个干干净净。

    本来各宫各院这次募捐就大出血了,现在,在宫里这么多年攒下来的积蓄全部被强取豪夺,当然不愿意。

    若是皇帝还在倒还有些盼头,眼见这朱阙国的天下就要归七公主所有,这些女人顿感再也没有盼头。

    立刻就有心如死灰的跳了出来,纠集了不少嫔妃宫女,浩浩荡荡地大闹颐华宫来了。

    瑶华正为慕远帆卖官筹银的事情发愁,看见这么多人来,心情自然不爽。

    等听明白事情原委之后,当即勃然大怒。

    亲自带了人马去娴妃宫里拿人,当着娴妃和诸位嫔妃的面,直接就把这个老刁奴给煮了。

    上一次烹人现场围观的都是宫女和太监,哪有一个正主儿?

    这一次可不一样,活生生的人被扔进沸水里,惨叫声还没有发出来就直接被烫熟了。

    各宫各院亲眼见证了七公主的暴虐,再也没有人敢怀疑上次烹人一说是谣传,也再也没人敢对瑶华募捐年前月例之事有异议。

    娴妃当即就被吓晕过去了,醒来之后便神志不清。

    后来,虽然经过多方神医精心调治,仍不见好转。

    不过她倒是寿命很长,一直活到差不多百岁才与世长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