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高家庄文武对酌,栖梧县官匪沆瀣-第2/7页



    女孩熟练地为座中各人斟好酒,款款退到高直身后待命。

    “今日兴致正浓,怎能没有丝竹佳音?紫绡,弹曲”,高直吩咐道。

    那位叫“紫绡”的姑娘歉疚道:“主公莫怪,没有带箜篌。”

    “现在去取。”

    “紫绡,我把它放到大堂门口了。”高元抬起门外的箜篌,放到紫绡身边,“这玩意儿可不轻,不能难为女孩子。”

    “劳烦少爷了”,紫绡虽然俯着脑袋,脸上泛起的红波全是甜滋滋的。

    高直凝神注视着他俩的反常表现,抬头“哼哧”了一声。紫绡虽是他庄上得力门生夏阳的独女,娟娟二八,深谙音律,色艺双全,但对高元的前途毫无帮助。高直清楚,宦海官场的舆论,绝对不会允许“良人子弟”与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门生通婚。连他自己也放不下对下人的戒备,在高元和紫绡有所靠近时,就对夏阳敬而远之了。

    “紫绡,给二位将军唱一曲临江仙。”高直嘴上吩咐,实际上瞻顾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是”,紫绡轻捻琴弦,歌声脆若银铃:

    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弱能强。从来海水斗难量。壮怀昭日月,浩气凛秋霜。

    不计今朝凶吉,哪知他日兴亡。忠肝义胆岂寻常?拼生入虎穴,冒险探豺狼。

    盛舜英听得思绪纷繁,一遍遍回忆着“渔阳鼙鼓动喧天,易水萧萧星斗寒”的峥嵘岁月。余南时小媳妇儿似地给她斟酒,脸上也是一阵悲苦。

    一曲终了,众宾欢呼。

    高元一时兴起,唤过紫绡:“到我床底拿壶酒来!”

    敲开泥封,紫绡手中的瓦坛飘散出悠悠酒香。

    余南时和盛舜英抽动鼻子,狠狠地吸了那一口酒气,这可是一股“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的威烈啊。

    “平时宴饮喝村酒,贵客来了,还是白岩郡的蜜梨玉烧酿更应景!”高元斟上五杯酒,一个个地挨着传过去,还把最后一杯递到了紫绡手上。

    “少爷,我……”紫绡想要推脱,但在高元坚持下,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同生同死,与子同袍!”高直举杯。

    “报效国家!”盛舜英也举杯。

    “与子同仇!”余南时高呼。

    “号令天下!”高元昂首举杯。

    紫绡并非不懂他人豪言,只是心向平静罢了。

    五人酒杯一碰,一齐饮下。烈酒入口后,如烧炭一般流淌在喉咙中。众人顿觉如沐春风,只有紫绡大声咳嗽起来。

    余南时幸灾乐祸道:“高元,以后不要再欺负女孩子了。”

    “紫绡,对不起,剩下的我来喝吧。”

    高元接过紫绡的酒杯,一饮而尽,直呼“痛快”。与高元交了杯,紫绡抿嘴一笑,半是温柔,半是可爱。

    北晋文武官之间向来不对付,但两位将军和致仕郡守能够欢聚一堂,互相敬酒,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温热的烈酒很快驱逐了寒气,是时候议事了。

    “照老夫看,这起冤案的主谋,绝不是孤家寡人。五大宦官,其他豪族,还有边镇势力,甚至还有更多,都可能参与进来了。”

    “之前我们和南楚拼命时,可是有不少人按兵不动,作壁上观啊!”一想起被针对的过往,盛舜英怒火中烧。

    “五大宦官和这件事情绝对脱不了干系。调兵,尤其是调这么多兵,一定要虎符。虎符只掌握在陛下手上,而死太监们作为宫中势力,完全能号令大军”,余南时盱衡厉色道,“边镇的人,也参与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