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二)-第3/5页



    马蹄攥动,但下不了水。风浪平静,却没有船。

    领头者焦急万分之下,其见有一华服道人走到岸边说到,“各位莫恼,鄙人赡养一毒蛟,叫做膏杀,生自幽谭碧水之所,极擅水遁,待我唤出,吞山此子,万事大吉。”

    紧接着又有一道人说:“何至道兄如此,待我施展水遁法来,劈波驱水,直抓那漏网之鱼。”

    众人大喜,对两位练气道人赞赏不已,称任务一成,当奏大王,封侯拜相,成道士大王之列。

    两术人在山野修行不过百来载,机缘不至,坐忘不来,术法不成,下山求的便是一方富贵,见此番承诺,是满面春风,满口答应,兴奋异常,连连称谢。

    而碧幽潭内,有大蛇巡游,额头微微拱起,有成蛟之象。

    忽潭外似大雨下,惊雷声炸起,是蛟蛇出潭,踏风乘云而去,往西南直指陷天湖。

    另一道人,口念避水咒,入水即入地,别无异常,呼吸似陆地寻常,耳目也是如此。

    一眼看去水中之景,礁石、怪鱼鳞次栉比,道人捏一疾法,游驰而去,直奔明太子。

    天上站有忘虚和中天道人,见有人入水,本以为是五行法中的水遁法,待一看,却是不然,乃是闭水法。

    忘虚轻说一声旁门小道耳。不过一瞬,湖面卷了波纹,树木微微沙沙响,一道惊雷,如银龙挂钩直冲湖面,下水的道人像死鱼般浮起。

    不过一刻,又有蛟蛇盘至陷天湖上,乃华服道人赡养的膏杀。

    可不过中天道人一眼,蛟蛇瞬间就泄了气、瘫了神。忘虚笑呵呵的收入袖袍,表示正好打个蛇羹汤。

    岸上众人只见入了水的道人是死鱼浮面,尸首焦黄,又见蛟蛇须臾之间,失于半空,方知神人相助已。

    叩首伏地,不敢多言,上马回逃,再回头已过万重山。

    陷天湖绵延接近千里,有一老龟,夺水部精华,自太会一劫,水神自孕育而生,如今已有数百年载。见神人临位而不敢浮面,覆湖底紧张异常。

    可偏偏明太子见天雷滚滚,惶恐不已,本想两手划游,怎奈浮空,手不及水,明太子只得作罢。

    老龟性情闲淡,世间是非因果、因缘福禄皆是抛之脑外,对于如今世道以争人道而破仙困,是绝不参和这趟浑水。

    只是怎奈,这树枝托着明太子飘得太慢,天上神人因而不离去。思索罢,龟太公只得出水相助。

    只见是丘陵山地湖面起,除却山石不见林。如山般耸立的龟壳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明太子又被吓了一惊,要知妖精实属罕见,大妖更是异常,急叫道“仙人老爷救我!”

    老龟听到明太子求救,可不想当那冤死鬼,急说:“老龟并不害你,待你上岸速离陷天湖便是”

    世间因果总如细线绕丝,理不清,断不明。老龟本求清净,盼仙家早回,特出水小助一手,可竟没想到,这也成它后来入人道劫的因果起端。

    龟背上,明太子从一开始的慌乱,在渐渐明白老龟无害人之心后,随即感到释怀。

    坐在其上端,在怀中摸索。所拿出来也不是他物,正是忘虚所赠出刚抽芽的小树枝。

    嫩绿的似琉璃,仿佛天工开物,让太子玩弄的惊奇不已。

    四目环视下,又见陷天湖波光粼粼、鱼跃浅游,一旁是悬崖峭壁、俊险非凡,其中山河美景,一扫颓态,尽入胸中豪言壮志。

    不由脱口而出“山河易碎,韶华易逝,风飘飘而去,水兮兮远流,可今犹在!即年老及暮,壮心不已!况风华正茂,还看今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