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第2/4页



    见此情景,周恒王顿感血脉之力觉醒,一股傲视天下的雄霸之气油然而生,便负手立于战车上,开口朗声对着前方应战的以郑庄公为首的郑军呵道:“朝贡天...”

    ‘咻!...’

    “哎我尼玛!”

    ‘砰!’

    一只利箭至郑军中破空而来,射穿周恒王肩膀,周恒王惊呼一声,瞬间倒地,两军见状,都惊呆了...

    只见郑军阵前,一黑脸大汉此时正对着一脸惊恐的郑庄公姬寤生嘿嘿傻笑,“君上,怎么样,那人是谁啊?啰里吧嗦说的什么听都听不懂。能在阵前讲话肯定是个大将军,可惜风太大,左边眼睛有点看不清楚,射偏了一点点嘿嘿,君上您看这回怎么赏赐我啊哈哈哈...”

    姬寤生和身旁的群臣闻言,顿时满脸黑线,“那特么是周天子周王,你个傻帽!你特么去死吧!!!”

    ......

    这一箭射倒了周恒王,也射倒了周王室最后的尊严,自此天下诸侯,莫非郑党。

    如今时过境迁,郑国已不再是当年的诸侯党首,然而,郑国那股鸡贼劲,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郑北邻晋国,是平原与丘陵接壤的地方,也是中原南方最后一块平原。北方晋国身为中原霸主,实力强悍;而在郑国更南的地方,是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强大楚国,楚国兵强马壮,早有争霸中原之心。郑国夹在晋国与楚国之间,稍有不慎,要么便会被晋国瓜分;要么便会被楚国把全国贵族迁到大后方,家中女眷任人挑选。

    如果是百年前,那郑国自然不惧这两个国家,然而如今郑国势微,不得不夹缝中生存。不过夹缝中生存也有夹缝中生存的存法。

    晋国想要一直制霸中原,南方的楚国是最大的潜在威胁。而郑国的存在,便是晋国防御楚国的一个天然屏障;反过来,楚国想要制霸中原,最大的阻碍便是现霸主晋国,而与晋国相邻的郑国,便是一块至关紧要的跳板。

    郑国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今天楚国打来了,我就与楚国签订盟约;明天晋国打回去了,我就投归晋国的怀抱。一直安心的当这棵墙头草。郑国内部,也分为以卿族为首的保守派、以世子姬羽为首的亲楚派以及以姬子夷为首的亲晋派。

    然而,郑国实际上并不弱,即便是对于晋国楚国这种大国而言。可如果郑国在南疆倾注大量国力,那么只会是和楚国共同消耗的局面,届时最大的赢家,便是北方的晋国。

    楚国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每次楚国进攻郑国,都不会对郑国造成太大的损失,毕竟要是将郑国惹毛了,导致郑国不要命的反扑,将会对楚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对于晋国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郑国被任何一个国家打他都可以不管,唯独楚国。如果郑国在对楚政策上全面倒向楚国,那么晋国将会直面西、南双线强国压迫。所以不但出事的时候要帮,为防止郑国倒向楚国,即便是没出事的时候,也得把郑国供起来。

    这也是郑国能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反复横跳的原因之一。

    此时赵朔在距离楚国边境三十里的郑国城颖驻扎,率兵车六百乘,合计七万五千余兵力与郑国所率兵车两百乘会军。晋军主将赵朔,上军将栾书、下军将士燮、司马韩厥。郑国由郑穆公的儿子公子羽统一领军,这公子羽是郑穆公最喜爱的儿子,名叫姬羽,此番来率军抵御楚国,想必便是被安排来镀金的。

    此刻赵朔坐在营座首位,心中反复推演着那将会改变中原局势的计划。想了许久,又抬眼看这营内正有说有笑,仿佛于这场战争无关的郑国将领,心中也暗暗对那计划做着些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