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欲兴算学



"                                                                                萧绍瑜的视线,穿过城楼、垛口,审视着左卫军枪阵。

  他凝思计算,心中品评着:

  “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1米,直角边就是0.7米。

  加上重盾1.5米的高度,便是2.2米,足以覆盖骑兵上身要害。

  左卫军操练得不错,有点门道。”

  通常,这种整齐划一的枪阵,必经过严格训练。

  至于长枪伸出重盾的长度、角度,大概率是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而萧绍瑜却想到了一个人、一本书。

  祖冲之离世不过二十二年,《隋书》记载其著算经《缀术》:

  “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

  目前,《缀术》仍是祖氏家学。

  另据《隋书》记载,《缀术》在唐朝始受重视。

  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国子监算学课本,学之需四年。

  想及此处,萧绍瑜明眸焕发神采,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

  “《缀术》当兴于梁!”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萧绍欲将算学发扬光大,保持住世界领先地位,并开拓新的领域。

  同时,算学的发展必能促进科技的进步。

  只须将算学、科技应用到生产领域,便能大幅提高生产力。

  他的心中,已然欢呼起来:

  “没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王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科技工作者?

  祖冲之后,南梁还有么?

  “本王记得太府卿祖暅之乃其子,继家学,同样是伟大的数学家。

  此等人才用于管理皇家金帛财帑,太浪费了。

  本王必须挖父皇的墙角!”

  在历史上,祖暅之于算学同样成果斐然。

  他解决了球体积公式,领先世界一千余年。

  当世,他绝对是算学领域的头号大咖,没有之一。

  心中确定了算学发展大计,萧绍瑜重新战事本身。

  鲜卑部落骑兵果然名不虚传,战斗作风极为剽悍。

  寒光烁烁的长枪,如铜墙铁壁的重盾,无法动摇其冲锋意志。

  他们毅然冲撞枪盾。

  借马疾势大,他们撞翻了重盾,却也殁于长枪。

  很快,圆阵外围便横七竖八、层层叠叠地布满了,鲜卑勇士与草原烈马的残骸,极度血腥。

  当然,那里也有左卫军将士的鲜血。

  见惯了血腥的左卫军将士,不为所动,他们已然重新列好盾阵。

  陷于阵外的枪兵、盾兵,则与魏军短兵相接,奋勇厮杀起来。

  “放箭!”

  阵中的谢宣怀亲自指挥着。

  此存亡危急之时,他是不会放任谢韬胡乱指挥的。

  闻令,阵中弓箭手以都为单位,发起了弓箭潮。

  五都弓箭手轮番射击,重盾阵外魏军纷纷落马。

  此战法,既保持了对魏军的持续打击,又可利用发射间隙恢复臂力。

  确有可取之处,萧绍瑜默默记在心中。….

    应用于实战的战法,远比兵书战策所载更形象化,亦更具实用性。

  它适用于当世,也是以无数将士的牺牲为代价,摸索而得。

  经过第一轮交锋,魏军伤亡不亚于梁军,梁军则暂时守住了防线。

  左卫军将士目光冷峻,他们等待着下一轮攻击的到来,并做好了接战的准备。

  穆烈虽是复仇心切,却并非傻子。

  在他心里,部落骑兵的命远比梁军精贵,不能再对耗下去了。

  其实,于梁军大营被伏击后,他麾下骑兵便减员近三分之一。

  此轮冲锋,又折损不下五百骑。

  合计减员已达半数,突破了他的承受底线。

  同时,部落骑兵的兵员补充,明显劣于梁军,补充周期要更长。

  而麾下精锐的锐减,势必动摇他于魏军中的地位。

  眼见硬撼无法奏效,他当即改冲锋为骑射。

  “游击之!”

  穆烈一声大喝。

  随即,犹在冲锋途中的千余鲜卑部族骑兵,于梁军阵前华丽转弯。

  他们绕着梁军圆阵疾驰,纷纷张弓搭箭,朝阵内抛射。

  “骑术精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