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粗人们的反抗-第3/5页
胡太后现在没有的是什么?是一个中意的枕边人。丈夫魏宣武帝元恪早早去世,她还正处于虎狼之年,衣食无忧、万臣来朝带来的快感,不如一具温暖强健的年轻躯体带来的多。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胡太后决心为自己豁出去一把,她亲自拟定的情人通讯录上,有一长串的名字:太监刘腾、妹夫元义、清河王元怿、官谏议大夫中书舍人郑俨……
这些情人中,最艰难的是刘腾,因为他是个太监,某些关键部位和关键功能丧失,只能独辟蹊径。而最惨的,却是郑俨,他已有妻室,却只能昼夜待在皇宫伺候胡太后,只有到了法定节假日时,才被准许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回家也不省心,因为必须有宫里的太监陪同一起。回家后还没跟老婆孩子说两句话,更不用说给老婆交公粮了,随行的太监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催促郑俨回宫了。
郑俨虽受如此待遇,但他还不是最令胡太后心驰神往的男人。最令胡太后心驰神往的男人,是个极品男神。
杨白花。
杨白花,军官,北魏著名猛将杨大眼(后文有述)之后,宽肩窄腰、鼻若悬胆,丰神俊朗、仪表堂堂,魏之金城武,北国吴彦祖,帅哥与猛男的组合体。
可惜,杨白花深知与太后睡觉的风险太大,面对胡太后频频送来的秋波,他选择了逃避。整个北方都是胡太后的,往哪里逃?那就逃到南方去。杨白花这一逃,直接逃出了国,卷铺盖投降到南方的梁朝去了。
躲睡能躲到投降敌人,这得是多大的嫌弃。胡太后惆怅的无以复加,创作了一首《杨白花歌辞》“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以暮春时节杨花飘荡难觅踪迹为感怀,抒发内心的期盼,构思相当巧妙,字里行间透露出极尽缠绵悱恻的相思意。
胡太后信佛,也许是感激佛祖保佑自己生太子还能活下来,也许是庆幸在她的领导下北魏曾打败南方更信佛的梁武帝萧衍,胡太后决定建立一座前所未有的寺院,以表虔诚之心。于是,一座极尽奢华的寺庙诞生了。
永宁寺。
永宁寺,建于现洛阳市东15公里处。《洛阳伽蓝记》(作者杨炫之)与《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并称 “北朝文学双璧”,该记中记载:永宁寺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寺内佛像多为纯金打造,珠宝玉石锦帛充盈其中,耗资无数。
最高统治者信教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北魏出家的人一时剧增。当和尚,可以不从事农业生产,不服兵役、劳役,帝国的人口红利越来越少。
北魏雄霸北方多年,再加上冯太后施行均田制以来,国库日盈,可以说给胡太后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北魏时的绢帛 ,是可以做货币用的。某次,胡太后去盛放绢布的仓库巡玩,见堆积如山的绢帛 ,相当于看到了如山的金银,一高兴,就对从行的一百多人下令:今天我请客,送绢帛,依自己力气,能拿多少拿多少。
这可是相当于往家里随意搬现钞啊!随行的一百多人,无论是身强体壮的男王公贵族,还是瘦弱的公主妃嫔们,两眼放出狼光,都可劲儿的往家里背绢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