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写在前面:后位上的博弈
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两千年前的历史人物,虽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但他的战功和治绩并不广为人知,反倒是他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以及此后青年称帝仍钟情于民间发妻阴丽华一人的至情至性,更为人称道。
写完阴丽华的故事多年之后,我才发现,爱情始终不是那么纯粹的东西,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哪怕最天荒地老的爱情与婚姻背后,仍然会捆绑着无数的利益与制衡,在刘秀、郭圣通、阴丽华这一帝两后之间,更是如此。
刘秀是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虽是皇室宗亲,但到了刘秀这一代,已经没了爵位和俸禄,以种田为生。刘秀温和平正、朴实无华,他的大哥刘縯才是郡中豪强,平时散尽家财养士,以枭雄自命,还笑话刘秀与当年刘邦胸无大志、种田的二哥刘仲相似。
刘秀随刘縯的「舂陵军」起义后,屡立战功,而由于绿林军内部斗争,势力最大的「柱天都部」大将军刘縯被绿林将军李轶等人排挤,只能委屈自己、奉懦弱无能的族兄刘玄为帝,在李轶等人的策划下,建下无数攻城略地之功的刘縯被更始帝刘玄猜忌杀害。
此时刚刚「昆阳大捷」以少胜多、战胜新莽百万围城大军的刘秀归来,得到兄长死讯,只能隐忍不发,拒绝与刘縯亲信往来,甚至趁丧娶阴丽华为妻,打破刘玄猜忌。韬光养晦的刘秀在新婚四个月的时候,以阴丽华为质,向刘玄申请率少量部下北巡收编赤眉「铜马」大军,并重贿刘玄左右。内心软弱、对刘縯之死深感愧疚的刘玄不顾众将拦阻,派刘秀北上。
刘秀趁机在河北发展自己的势力,来到河北真定后,刘秀在冯异、阴识等人的帮助下收编赤眉军旧部,而此时邯郸王郎政权势大,下赏额追杀刘秀,刘秀因此结盟真定王刘杨,与刘杨外甥女郭圣通政治联姻,在郭圣通所住漆里舍大办婚宴。
郭圣通貌美多智、家世高贵,真定王拥铁骑十万,得郭圣通之助,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据幽燕十郡,盘踞一方,此时更始皇帝派人封刘秀为「萧王」,欲收纳刘秀地盘兵力,刘秀拒不接诏,不久刘秀收编数十万铜马起义军,自立为帝,称「铜马帝」,定都洛阳,成为东汉中兴之主,并平定各地新立政权,统一中原。
刘秀是历史上后妃数量最少的皇帝,但却因立后问题被当时大臣及后代史官指摘,越想立德,越会被道德绑架,因为暗夜扪心自问,谁能够真的无愧天地、不负深情。
从言情小说的角度看,刘秀似乎一生痴情于阴丽华,少年时已放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称帝之后,仍不忘发妻,将她从南阳接到洛阳,甚至打算封后,只是阴丽华坚拒不受,他才封已生下皇长子的郭圣通为皇后。此后,刘秀又携怀孕的阴丽华随军出征,并多次下诏为阴丽华正名,称他新婚便离开新野,一直思念阴丽华,而郭圣通的皇后之位也是阴丽华推辞不就后才授予郭氏的。
但从郭圣通倾力助他登基为帝、为他生下皇长子刘彊、在位十七年并无明显过失的情况下被刘秀废去后位,赏给中山王太后称号,发配到中山国属地就封的史实,以及刘秀废后诏书中称郭圣通有吕霍之风来看,一方面刘秀顾忌真定势力的外戚坐大,另一方面刘秀并不喜欢一个在家世、人格、能力、势力任何一方面都能充分碾压他的强势妻子,而小鸟依人、温婉多情的阴丽华,才是他心中的妻子形象。
在阴丽华始终独占帝心的情形下,同样身为女人的郭圣通,她的内心世界肯定会更为风云涌动、悲欣交集。
有人将刘秀看成是「凤凰男」,当初,刘秀在兄长被杀、处境艰险时为保命北上,手下兵微将寡,借助了郭圣通的娘家势力才得以平定河北,成为「铜马帝」,并最终统一各方势力,中兴汉室。
刘秀跟郭圣通比起来,二人出身、背景、实力相差悬殊,明显属于高娶低嫁的「凤凰男」与「孔雀女」,而且刘秀从这桩婚事里得到的利益也极大,婚后,他获得真定王十万兵马的效忠,从此在河北扎稳脚跟,不必再狼狈地左突右奔,到处受人追杀。可郭家在这桩婚姻中明显也有所图,所以,在我看来,这算不上凤凰男与孔雀女那样为爱结合、为利益开撕,这与风投一样,世家的力量认准了刘秀这只成长股,以婚姻的契约入股刘秀的开国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