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祸起-第11/13页



他目光灼灼,就如同那日在皇祠的枫叶林般。

一时慌乱。

别过头,悄悄拭了眼角险些涌出的泪花,李明曦将手中的钗插回白玉瓶。

「朕不知是沈卿心爱之物,着实冒犯了。」

「无妨。」

门自身后关上,沈思逊上前几步,将那发钗拿于手上,顿了顿,双手奉于李明曦面前。

「还请陛下代曦儿收下这钗,也算……还臣一愿了。」

不是「公主殿下」,而是「曦儿」;不是「臣不敢」,而是「无妨」。

他那般的克己复礼,当年即便是最最情浓之时,也依旧是拘着礼,从未在外人面前如这般直呼过她的闺名。若非他察觉了什么,断断不会这样说话。

一颗心在胸膛里跳得厉害,李明曦后退一步,推开了他的手。

「这不合适。」

躲避着他炙热的目光,李明曦岔开话题,「朕今日来,一是跟左相赔罪,二是想知,沈卿这些时日是否有查到什么?」

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得到自己想试探到的答案,见她不肯收那钗,沈思逊也不再强求。

含笑将钗插回那白玉瓶,沈思逊作揖道,「陛下可知,这京城有一处风月之地,名曰红袖楼?」

「是有什么不妥吗?」

这京城之内确有几处风月之地,李明曦虽居深宫,可却也是略有耳闻。这红袖楼似乎是京城最大的一家,里面女子不仅一水儿的相貌姣好,更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各有所长,是以恩客也都非富即贵,也不乏朝中之人。

「回陛下,臣近日调查发现,红袖楼,似与文昌侯府有所牵扯。」

文昌侯府?那不正是右相秦巡的府邸吗?

李明曦心下一惊。

「近日红袖楼扩建,臣监察时竟发现,其招工买材所用钱财有一枚是带有文昌侯府印的圆形单龙金币,着实可疑。」

栖霞国所用钱币共分三类,其中方孔圆形铜币为最为通用的下等货币,普遍流通于市面之上;银布方币多为商人所用,及与他国货物交易时的通用货币;而圆形金币则为上等货币,仅来源于皇帝恩赐,为官宦人家所有。

货币的价值与钱面上的重量相符,另有一千文铜币值一两银币、而十两银币值一两金币这样的换算。

其中为示恩宠,圆形金币币前图案皆由历任皇帝登基之时所做,币后印有重量及各府印章,因而皇位更迭之际也是金币换代之时。

沈思逊所提的圆形单龙金币,正是兴元帝继位后的产物。

可这红袖楼本为高级的风月之地,拥有金币似乎也并非奇事,沈思逊为何凭借几枚金币就判断二者有牵扯呢?

似乎看出李明曦的疑问,沈思逊接着道,「一枚金币确是说明不了什么,可奇就奇在,臣经查访证实,文昌侯府的人,从不涉足风月场所。」

「臣也想过是否是文昌侯府花出之后辗转流入红袖楼,于是于臣下属的铸钱监查阅了记录,得知陛下登基后共赏赐右相一百四十二枚金币。臣暗自查访得知文昌侯府一共使用五十一枚,于市面追踪数日,如今已如数兑换在手。」

沈思逊打开书架旁的箱柜,取出一个锦盒,双手呈递于李明曦,「既非辗转流入红袖楼,而文昌侯府又从不涉足风月场所,红袖楼自何处得这圆形单龙金币?故而臣揣测,红袖楼与文昌侯府有所牵扯。」

「沈卿所言甚是有理。」

仅从一枚金币便发现端倪,做了这许多工作,进而发现红袖楼极有可能与文昌侯府及右相秦巡有所牵扯,李明曦不得不佩服沈思逊的心细如尘。

「如此一来,红袖楼非查不可了。」李明曦沉吟道,「只是现下商卿已秘密出城,他人朕实难信任……」

「臣会先暗中查访,详查这红袖楼还与何等势力有所牵扯。」沈思逊请旨。

「也好。」

将锦盒还于沈思逊,李明曦道,「朕此次秘密出来,得知如此进展,甚感欣慰。如今时间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沈思逊作揖道,「夜幕将临,陛下可否容臣更衣,护送陛下一程?」

「不必。」李明曦脱口而出,抬手厉色阻止后,方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态度过于坚决,又放缓了语气道,「定安侯府离此不远,沈卿不必担心。」

她过于明显的抗拒,沈思逊不欲违逆了她的意思。更何况左相府与定安侯府确实并非远程,无论她是真的太子李明昭,还是那个他一直猜测的李明曦,武功皆不俗,一般的人并不能伤她分毫,想来不会有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