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雀之山-第4/6页



工程迫近了内华达山脉,悬崖上远远挂着芦苇篮子,极小,几乎不看见,垂降而下,阿细时不时抬头为大哥祈祷,他不知道大哥在哪个篮子里。叮叮当当凿壁的声音传播得很远,片刻后,轰然几声爆炸,塞在洞里的炸药点燃了。有时,阿细看见被花岗岩碎片喷到的篮子掉进山谷,他会刹那的失魂落魄,直到大哥兴高采烈回归——在爆炸前就被人用篮子拉到上面。

寒冬突降,积雪近八十英尺。

阿细前两天看见,铁路工们用十二辆火车头连起来,推着扫雪机铲雪,不过两天,又积满了。冰雪无休止,在热水中溅起嘶嘶作响的水雾。阿细提着油灯,在雪屋里趴着念英语。外面忽然爆发声响,很远,声音很大,压迫着精神,阿细下意识慌了一下,油灯浇在纸上,他慌忙扑灭,灯熄了,一片漆黑里,有人喊:「雪崩了!」

雪屋隧道宛如迷宫,阿细爬起来,飞奔着穿梭,连手带脚爬上台阶,远远的天幕低垂,沉甸甸压下来,探照灯光中,雪丝飞舞着,大雪在奔腾,无数人迎着冲上去,有人在喊「有人被埋啦!」「快挖!」「别过去!」广东话、英语、德语乱糟糟夹在一起。

阿细也在里面,声嘶力竭:「哥!」

从这里,这片土地上,只剩阿细一个人。



阿细最近梦多。

大哥埋在雪下的时候,有人愿意凑钱给阿细买一张船票,回家。阿细没同意,他说要带着大哥的尸体走。阿细等过一个寒冬,春天雪融时,被埋的华工死尸都站得直挺挺的,结冻的手还握着十字镐和铲子,但就是没有大哥。

阿细哭着赖着不走:「我哥呢?我哥呢?」

阿细觉得大哥没死,工人们觉得阿细快死了。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在土里、雪里挖,手脚快废了,血淋淋的。他们趁阿细累倒,把他抬回去,绑着,劝慰他说,可能你大哥是跑了,先回了老家。阿细的工钱都在大哥那,钱袋子却不见了。阿细说,不可能,哥回家,不会不带我。工人说,那就是没回,去别的地方发财了,听说往东去,发财的地方很多。漏洞百出的话,点燃阿细的一点希望。

阿细自此一路向东,从孩子到大人,沿着铁路,只骑马,不乘火车,十年间,横穿了北美大陆,他在铁轨附近,见过插着一根木桩的坟墓,旁边摆着一块布,上面是中文,写着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日与家乡。他曾犹豫要不要给哥哥竖一个,转眼就打消了念头。

「那年的雪也和现在一样大。」

阿细心底感慨,尽力把往事驱散,掏出枪,确认每一膛都有子弹,才又插回腰间。在积雪不到小腿时,驭马向小镇去,入口出,耶稣雕像旁,挂着木牌,科洛镇。

一片寂静中的不安。

从阿细身后,奔跑过来几个抱着长管猎枪的男人,枪口朝天,气势汹汹,像没有看到阿细一样,急匆匆跑过去,最末尾的肥胖汉子忽然回过头:「牛仔,别在街上骑马,枪子不长眼!」

阿细摘了帽子,微笑着看他,那人吃了一惊,呼叫前面的同伴,「妈的,这有个中国佬!」

「滚,不收洗衣工!」

队伍带领者下意识转头望着阿细说。

「没时间管他,走!」

他们的脚步不停,向一排房子后跑过去,很快消失在阿细视线里。

谷底,两岸蜿蜒,往东一些,地势拔起,成峭壁,河流激湍,再远一些,中国式水车在黑夜和灰白的细雪间缓缓转动,岸边堆置着淘金盆器,杂乱。一排棚木屋后,男人们持枪严阵以待,面色冷酷,如临大敌。

少顷,马蹄橐橐,伴着呼喝声,马背印第安人装束、鹿皮和头上羽毛在暗淡的光线中若隐若现,斧矛挥舞呼啸着,少数人有步枪。最当先的族人首领,很显眼,肩上披着厚毯,头顶羽毛间斜坠一根金雕毛,打扮与众不同。他眼睛眯成一条缝隙,举手用部落语言大声喊:「他们在木棚屋后!」

枪火齐射,印第安人冲至近前,有人应声落马,他们也以斧头掀飞几个人的头颅,鲜血横飞,半空中飞舞着木屑,雪白,血红。

印第安人从镇中呼啸而过,劫掠着所见妇女儿童。

阿细在阴暗中的街口,一面用干稻草喂马,一面卷好一支香烟,点燃,缓慢抽着,听着四下里奔逃的声音,和从他眼前跑过的镇民,无动于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