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少年人的愤怒-第3/5页



      为了儿子,杨延和也只能顾不得那么多面子问题了,开口解释了一番。

  

      谢迁一直没有开口,见到杨延和不肯放弃,便继续说道:“俗话说,举贤不避亲,扬兄推荐你自家的孩子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眼下的时局动荡,你让他一个娃娃卷入这混乱的时局合适吗?你且看他如何对待我那吓人的,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这证明什么?这证明这个孩子傲气太重,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此时让他出仕,是毁了他。

  

      你若是真的希望他成人,长大本事,不若将他放进忠武侯的军中,磨练几年,将他身上的傲气磨光,兴许真的有一天成为传世的圣贤。

  

      适才考究了一番,这经义之道,他确实比同龄人强太多。”

  

      杨延和摇摇头说道:“这合适吗?我这儿子毕竟是读书人,让他去参军,岂不是自降身份。”

  

      “呵呵,扬兄有些偏见了,不论是强汉还是盛唐,朝中的官员,有多少是从军转政的,你能说他们身份卑微吗?

  

      况且你也看见圣上是如何宠爱忠武侯的,怕是以后我朝武官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让贵公子去军中磨砺几年,也算是一段宝贵的经验。

  

      文人去军队带兵打仗的机会可不多,而且又是去她师弟的军中,忠武侯自然不会亏待他的。”

  

      杨延和低头叹息一声说道:“这个小孽障真的让我、操碎了心,往日里在我眼皮子底下,总是唯唯诺诺的,谁知道出了门,就原形毕露,就朝堂刚才他那做派,确实难登大雅之堂,让他去陈生的军中磨砺一番,也不无不可。

  

      对了,提起陈生的大军。不知道二位大人可有陈生的消息了,眼下京师被围,总该飞鸽传书或者八百里加急,让他回师援助京师吧?

  

      此时距离京师最近的军队也就是忠武侯这支大军了。”

  

      “呵,这件事情自然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这些日子确实有人提议让忠武侯回援,陛下也同意了,甚至飞鸽传书出去了。但是一直渺无音信,不知道是忠武侯抗旨不尊,还是圣上改了主意。”李东阳苦笑着说道。

  

      “陈生我了解,他不会抗旨不尊的。肯定是陛下这边出了问题了。只是陛下为什么拒绝呢?这可是唯一能够拯救京师的军队了。”

  

      谢迁道:“扬兄,糊涂啊,花当也有数万大军,若是忠武侯回援,岂不是相当于放了猛虎出笼,若是鞑子合兵一处,咱们要面对的麻烦反而更大了。”

  

      杨延和顿了顿说道:“那也不能这样拖着吧。要知道这鞑靼的三皇子也不是等闲之辈。莫非陛下心中有了有了想法了?”

  

      “应该是吧。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陛下和内阁的关系并不和睦,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李东阳感慨说道。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隐隐约约有些担忧。”

  

      “担忧什么?大明自立国以来,京师遇到的进攻还少吗?他们那一次攻占下京师来,只要京师还在,大明就没有任何问题。”

  

      “希望如此吧。”杨延和笑起来,“对了,我听说最近有些官员在浮云楼过得挺潇洒啊,内阁是不是应该整饬一番。”

  

      “这事儿可不归我管,这个是马文升大人的吏部该管得的事情,再不济那也是御史台们的工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莫非让我们堂堂的内阁大员去弹劾些下三滥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