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藏剑(二合一)



昆明城外已经变成了血与火的世界,百姓一鼓作气冲进了清军大营。

 本以为又是一番血战,但没想到大营中没几个清兵,外强中干到了极点。

 清军被疯狂的人潮吓得胆寒,连连退去二十多里,到达其后勤的一处中转点披云寨这才罢休,迅速收拢溃兵,安营扎寨,勉强稳住了阵势。

 而明军虽然得胜,但已经没有能力追击。

 民夫又被节制,不得随意出击,所以昆明守城这一战,看似取得了胜利。

 此战在千钧一发之际,骤然反转,明军有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百姓则有一遂心中所愿的畅快。

 而城内外,百姓已经按赖不住,爆发了如雷动般的欢呼。

 朱肆也难得大方,敞开府库让军民尽情享用。

 朱肆心中那股自穿越而来时刻紧绷着的心弦,此刻终于卸下,巨大的疲惫感席卷而来,直接便昏睡了过去。

 如果不是肚子的饥饿感迫使他苏醒,朱肆仿佛要睡到天荒地老。

 妈!

 朱肆突然从床上惊醒,睡梦中他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无数个懒床的午睡被母亲叫醒。

 陛下!

 身旁的王全福看着朱肆脸上的斗大汗水,惊恐不已。

 这声陛下,让朱肆即感到疏离,又感到亲切。

 他揉了揉眼睛,发现王全福脸上已经是泪流满面,狼狈不堪。

 朱肆见到王全福这模样,不禁哑然失笑:我只是肚子饿了,瞧把你给吓得!

 王全福没有事说话,只是不停的磕头。

 而后屋内弥漫呜咽的哭声。

 朱肆定睛一看,恍然间才发觉自己寝宫竟然有这么多人,身旁几个哭的欲生欲死的女子,按着记忆好像自己的妃子。

 而之后内阁诸如丁继善雷跃龙程源张佐宸等人也是泣不成声。

 这样的场景让朱肆悚然,然后不确定的问道:难道之前的事情是我在做梦,鞑子已经攻进城了?

 王全福咿咿呀呀,说了半天才勉强说清楚:太后和皇后薨了!

 朱肆脑子一片空白,很久没有消化这个消息,过了很久才缓缓问道:朕不是让他们去建昌了吗?

 而后朱肆突然已经到了什么。

 这一去建昌的路上山高水远,路途险阻,昆明周围又被坚壁清野,清军为了筹集粮草,必定会翻山越岭,四处出击,去那些土司哪里购粮。

 再加上太后一行人的护卫有些少,遭遇不测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两个诱因从根子上其实都是源自自己。

 伤心吗?

 朱肆自问,有一点,但不多,只是感觉怅然若失,以及愧疚。

 太子呢?

 朱肆的声音出奇的平淡。

 但这在外人看来反而伤及肺腑的表现。

 太子安在,太后与皇后娘娘为了保全太子,引开了追兵,太子逃亡之际,阴差阳错遇到了庆阳王,这才得以保全。

 庆阳王便是冯双礼,明军败退贵州后,他本来就打算去建昌,而后与岭东十三家汇合,遇上太子一行人也在情理之中。

 王全福说完,诸位大臣哭的更加伤心了。

 这样的场合,朱肆极为不适,于是以自己身边有恙为由,独自亲近。

 群臣这个时候也知道不宜打扰皇上,退出寝宫。

 只是临走的时候,朱肆特意吩咐,现在还是两国交战,太后与皇后的葬礼一切从简,万万不可大肆耗费民力。

 群臣听后肃然而又神伤。

 天子刚刚醒来的时候的那句妈在场可都是听的清清楚楚,所谓母子连心,这种时候天子定然是痛彻心扉,但还是以国事为重。

 天子无私一至于此!

 朱肆的心中的确不舒服,毕竟也算因自己而死,也是这具肉身的母亲,再怎么没有感情,也不会冷漠无视。

 原本很饥饿的肚子,现在也没了胃口,草草吃了几口,便让人将肉粥端了下去。

 朱肆想马上处理国事,好忘却心中的烦恼,刚这样想,便觉得不妥。

 而这种忸怩的心理还是被王全福发现了,于是立马重点挑拣了一些这段时间的奏疏给朱肆处理。

 朱肆见有梯子搭上来,于是便全心投入在这里面了。

 这第一封奏疏便是李定国的,奏疏前头自然是一顿彩虹屁,吹捧朱肆如何力挽狂澜,扶大夏将倾。

 李定国到底还是农民出生,这马屁没拍几句,便急匆匆的进入了正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