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快去你去哪-第2/13页



    我举个例子:

    相信你一定戴过太阳镜,如果你戴太阳镜时间长了,就会发生一种变化:你的大脑就会根据你看到的来调整你看世界的方式。你戴太阳镜看到的现实世界,和那些没戴太阳镜的人看到的世界肯定是不一样的,一定是要暗沉许多。

    如果你戴过不同颜色的太阳镜,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假如你戴的是红色的眼镜,那么你看到的黄色物体就会显得特别醒目;但当你换上黄色眼镜之后,之前吸引你的物体就不会再吸引你了,很多崭新的事物会更显眼,尤其是白色物体。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正带着一副特殊的思想镜片,那它们也会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这些思想镜片就是你的心态。

    当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境,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就是因为心态不同。

    比如:

    1.面对一些比较难的事情,有的人就会选择逃避,而另一些人却会把这些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有人特别反对自己遭到别人的反对和质疑,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提升思想的契机;

    3.有些人要规避风险,而有些人认为风险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4.有的人把周围的人视为物体,而另一些人把周围的人视为人。

    这么一对比,大家就明白了,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遭遇,为什么有的人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有的人却可以获得成功。

    心态其实塑造了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你几乎没有任何察觉。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心态都是盲目的。那么下面,我就分别介绍一下四组心态分别对大家产生哪些影响。

    二、固定型心态VS成长型心态

    首先介绍第一组心态: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

    我们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这样一组对立的心态:我们既希望自己能够在人前表现得完美无瑕,同时也想要学习和成长。但这两者其实是一组对立关系,不能两全其美。如果你希望自己看起来完美,那你就会尽可能不犯错,但这其实是一种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话,你就不可能把一次困难或者挫折看做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为了解决这样的内心斗争,我们往往会让自己发展出只专注于一种情境的神经连接——要么只关注自己是否看起来完美,要么只关注学习和成长。

    好了,刚才我说的这种情况,害怕失败,希望在人前展现完美自我的人,就是固定型心态的人。这些人一旦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他们会躲避任何挑战,遇到困难也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的性格都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被二分法左右的,非好即坏。

    那成长型心态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会终生热爱学习,热衷挑战,重视努力和付出,在困难面前永不言弃。卡罗尔·德伟克,也就是研究成长型心态的先驱,她认为这种成长型心态是成功者的标志。

    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并不认为成功是意见顺其自然的事,他们更愿意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而不是一旦遇到困难就立刻败下来。即便他们失败了,也会觉得这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有一个叫克斯利托弗·兰根的人,他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普通人的智商一般是100,爱因斯坦的智商有150,而兰根的智商高达195。

    智商高达195的克斯利托弗·兰根

    那你一定好奇,智商这么高的兰根,到底是谁?他为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