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儒论儒(求收藏,求银票)



        与章台宫一样,扶苏邀请胡亥来自己府邸讨论,话题自然也是百家入京的大事件。

        令胡亥意外的是,

        当他进门时发现,还有一个留着山羊胡,面色坚毅的陌生中年人坐在扶苏的右手边。

        “草民见过公子。”

        扶苏快步拉着胡亥入座,引荐道:“幼弟,此人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荀况。”

        “对于儒家,今天有件趣事……”

        当胡亥把自己被几个年轻子弟设计谋杀的事说完之后,转过头看向始终平淡的荀况。

        扶苏听完后,嘴角的笑意敛去,冷漠地注视着荀况,“明日把名单递给我,该杀!”

        荀况轻声道:“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心中有气的胡亥听完荀况的解释,摇了摇头,“大兄,这个头只能由父皇起,我们不行。”

        荀况闻言,点头感谢道:“公子大肚,草民佩服。”

        “与其说你佩服我,倒不如我更佩服你。”胡亥看向荀况,“孟子的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讲究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你身为孔孟弟子,学习了这么久之后,得出的结论竟然与他截然相反,有意思。”

        这也是扶苏好奇的地方。

        荀况笑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罢了。”

        “草民的学说,借鉴了法家、阴阳家,与传统意义上的儒,并不同……”

        胡亥承认,荀况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整个叙述过程轻松有趣,而且举出来的例子也浅显易懂。

        但不知为何,胡亥对于眼前这人,

        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先生,你认为青,取之于蓝的下一句是什么?”

        面对胡亥突如其来的提问,荀况思索许久,豪迈道:“青,取之于蓝,必青于蓝!”

        暗号……

        对上了!

        那眼前人的真正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劝学篇》的作者!

        初中课文对此篇的要求是——熟读背诵!

        作为后来者,荀况认为自己的学说必然比传统的儒,更能适应大秦,

        在扶苏听来,充满朝气的霸道宣言,也暗示自己未来会做得更好。

        一时间,二人竟然激动的双手紧握。颇有志同道合之感!

        如此激情满满的场面,胡亥可见不得,连忙开口问道:“可父皇对于儒家的点评可是不佳,你虽然心有凌云志,可父皇不听,你又能怎么办?”

        荀况胸有成竹道:“其一,祭酒大人会帮草民引荐,万一此法不行,那未来儒学的未来,我只能痛下杀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