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烤肋条-第7/9页
东海先生派去的谈判郎官,此时提出第二个附加条件。
“其二,大阏氏卫夫人,原籍汉地,羁留北地数年,思乡思归。单于帐内不缺夫人,若能开恩放人,大阏氏感念恩德,日后必将遥相祷祝单于健康高寿。”
卫昭对他,原本感恩之情多于爱恋。再说,这男人姬妾遍地,对她毫不专一,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难以培养出忠贞不渝的爱情。
原本甘心留下,就是为了安稳的过日子。眼下日子左右安稳不起来,朝夕相伴的东海先生改头换面,一跃而成大汉最尊贵的人之一,逐渐找回过去的卓然风姿,言谈举止愈发气度不凡。
要跟他说两句话,谈天讲经聊古籍,再也不用偷偷摸摸,避人耳目。
两相对比之下,卫昭觉得,留在匈奴侍候花心单于,实在并非上佳之选。
刘可柔象征性地发了一通脾气,转念一想,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大汉朝廷没要他命,只是要了个他的女人,实在是很划算的买卖。
他于是说:“人走可以。等孩子生下来,不论男女,派人送来给我。”
得到的回答却是:“单于恕罪。妾不仅要留着未出世的孩子,妾之大儿二儿,养育多年,实在不舍,请容妾一并带走。”
刘可柔听了想打人。刚一发力,手腕剧痛,那牛皮绳原是浸水的。
他垂头丧气道:“喏。”
顿了顿,还是念着以往情谊,多吐了几个字:“路上小心。”
……
这些细节,是后来那个匈奴将军告诉王放的。他自称叫马兰。马兰什么都好,就是缺一颗牙,讲起汉话来口音奇特,逗得王放忍俊不禁。
等他发烧渐褪,赶到东郡前线战场时,城门已经被精兵攻开了大半。
东郡原本岌岌可危,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东海先生率领生龙活虎的匈奴军队,增援一到,如虎添翼,如同在将燃未燃的柴草上面,添了最后一颗火星。
呼的一下,烟气四溢,烈焰升腾,再难扑灭。
况且不全是兵力上的优势。白水营故主回归,军兵士气大涨,人人如同脚下踩云,精力十足,抢着在主公面前一展身手。
老少壮士们喧然怒吼,架上云梯,攀上城墙,底下的撞开城门,汹涌而入。
王放用力纵马,冒着零星箭雨,抢在头里,疾驰入城。
“各军听令,入城之后,不许滥杀!派人分守市肆府库,禁止侵掠!如有犯禁,格杀勿论!”
这是对己方军兵说的。但其实也不必多说。东郡早已成为一座毫无生气的死城,忠于卞巨的部队溃散战死之后,就只剩下瘦骨嶙峋的百姓、满目惶然的底层小吏、还有饿得呆滞的民夫苦工,守着空盆破碗一动不动,只有浑浊的眼睛偶尔移动两下。
实在没什么可以抢掠的“市肆”。
就连那刚刚完工的“宫城”,此时也门可罗雀,衰败不堪。大门、围墙、窗框、屋顶……稍微结实些的建筑材料,在最后的紧急关头,已经全被拆卸运走,用于守城。
路边不少降兵,全都蹲在地上,捂着脑袋,叫着“饶命”。一听到白水营的严格军令,喜出望外抬起头。
王放虚挥一鞭,叱道:“投降不杀!卞巨在何处?带路的赏!”
马上有人一骨碌爬起来,争抢做带路之人。
卞府上下静悄悄,只偶尔从隔墙后面传出的压抑的女人哭泣声,宛如闹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