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厚颜-第5/5页
罗敷被说服,试探着问:“那……咱们便去匈奴的地界寻人?需不需要……文书什么的?需不需要准备很多钱?”
王放轻轻一笑,“我虽未曾见过匈奴子民,但我听说,他们的王庭派出不少使者,在洛阳驻扎生活,定期拜谒天子。阿父是饱学士人,并非寻常百姓。他就算流落匈奴,也未必会受人虐待,甚至有可能被他们强留在彼,安排点差事做什么的。这也正解释了为何他不便给家里寄信报讯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先回洛阳,找几个匈奴使节问清状况,然后想办法斡旋打点一下。如果顺利,不需再多费折,我只去接一趟人便可。”
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思绪不可谓不周密。罗敷赞他:“没想到你主意还挺多。”
王放得意而笑,笑出一阵春风:“我一向如此,你刚发现?”
罗敷知道,他虽然看似率性随意,做什么事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但那不过是性格使然。倘若他愿意,或是有需要,他可以将肚里那些学问化成实实在在的策论,想得很深很远。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旁人都觉他不靠谱,她却不怕跟他闯荡远行,觉得有他坐镇,事事放心。
她忽然也受了激励,灵光一现,说道:“我们还可以……”
说了几个字,便不太自信的打住。她才读过几部书,见识过多少事,如何能不自量力的出主意……
王放却鼓励她:“有什么想法,说啊。”
她调动出学写字时那种不怕犯错的勇气,迟疑说道:“匈奴既然是大汉属国,那他们派兵南下,劫掠晋阳,想来也并非那王庭的决定,而是手下的军兵贪得无厌,不听指挥,因而趁虚而入。大汉的地方官害怕被追究防御不力,大约也不会将此事上报朝廷。”
她刚说一半,王放便明白了她七八分的意思,喜得抓耳挠腮,笑道:“名师出高徒。”
罗敷脸红一刻,继续理自己的思路,“那么……咱们若去跟匈奴人斡旋打交道,也可以将这件事拿捏起来,作为……作为……”
她词穷,“要挟”两个字说出来不太好听,况且也觉得脸大。自己是平民,哪有那个能耐去“要挟”匈奴的官方。
王放替她把话说完:“作为一个筹码。对匈奴王庭来说,这件事不光彩,也不宜声张。咱们作为‘苦主’,只要把握得当,想必他们会尽可能的息事宁人,以免将事情捅到上头,落得朝廷责怪况且,咱们还有那次劫掠的证据呢。”
那厚实的彩色箭囊,本是小毛头收藏着的,他毫不客气的据为己有,小孩子也没好意思管他讨要。
他将那箭囊取出来,铺在席子上,一边细细打量东海先生写的两个字,一边思忖:“这箭囊做工精致,不像是寻常小兵的物件。等回到洛阳,我去鸿胪寺问问,最好能问出这东西属于匈奴军队里的谁。然后……”
他不紧不慢地说着,偶一抬头,却见罗敷紧盯着那箭囊,一张小脸写满震惊。
”阿姊……?”
罗敷头一次近距离的看见这箭囊,忍不住伸手去摸那表面上的织锦,仿佛是要确认质地。
云气纹、鸟兽纹、日月纹,隐约有字,三寸一循环。
她声音极颤:“十九郎,你……你不觉得,这箭囊的花纹,有点……眼熟吗?”
王放诧异,“嗯?”
“……那个护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