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吹牛-第2/5页



    王放忽然想到,罗敷不是跟他说过,闺房宴饮之时,女郎们行什么酒令来着?

    ……

    但女客们都喝不得太多酒。没两刻钟工夫,便有人出来透气。来到院子里,站在屋檐底下,看看天,看看树,享受一下春夏之交的惬意光景。

    隐约听见有人啧啧赞许:“这便是他家那位小公子啊……真是端正俊俏,还会读书。可惜老父亲不顾家,亲妈又没了,也是可怜……”

    马上有人轻声反驳:“这样才好呢!咱侄女若嫁过去,省得伺候舅姑呢!哦,倒是得认秦夫人做婆母,但秦夫人这般年纪小,再过三十年,也轮不到新妇伺候啊!将来还能帮着带带孙子什么的……”

    第三个人嗤笑:“说你俩头发长见识短,怎的眼界就那么小?秦夫人用得着亲自带小孩?你看看人家织坊这规模,再三五年,得攒下多少家底儿?想买几个丫头,就买几个丫头,还用得着自己动手做事?”

    王放忍着一个笑,假装都没听见,殷勤问眇翁:“阿翁,想吃饭了吗?我去厨房给你拿。”

    眇翁摇头,浑浊目光往远处女客聚集的方向指一指,意思是你转过点儿脸去。

    老人家心里开窗户明白着呢。

    王放苦笑,只好转过半个身子。

    一抬头,目光远远对上一个小女郎。女郎年纪十六七,端正秀气,周身微有书卷气,想必是胖婶说过的那个“读过书的宋家女郎”。

    小女郎见他看过来,连忙腼腆低头行礼。王放特别不见外地朝人家挥挥手,还露出亮白牙齿,春风满面的一笑。

    君子陶陶,风姿如玉。宋氏女郎即刻脸红了。身后几个阿姑阿婶都笑着催促:“去打个招呼!”

    大家对于这场欢宴的“弦外之音”都心照不宣。知道是胖婶要给她家小公子寻合适新妇。若是真的能在今日凑成一对,日后新人婚礼上,她们可都是月老红娘;回味今日,得多有意义哪。

    于是宋氏女郎被诸多目光推着,赶鸭子上架似的,挪到王放跟前,脸红半晌,迸出一句:“郎君……也读书?读的什么?”

    王放眉眼舒展,笑答:“不才四岁开蒙,五岁诵《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读《诗》,九岁读《汉书》,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虽谈不上满腹经纶,但四方奇文异训,都略能记忆。不知女郎想问哪篇?”

    声音琅琅,宋氏女郎听得如痴如醉。

    女郎自己读书识字,自云父母,选婿也必须要学识渊博的。这才高不成低不就,现在还没定人家。

    眼前的小君子,这明显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是态度略有狂傲人家学问高,有狂妄的资本,情有可原。

    宋氏女郎心中小鹿撞,目光小心挪到他手中书简上,想看看他到底读的什么高深文献。

    王放却慢慢把手背到身后去了,面上笑意愈发殷勤:“不敢问女郎芳龄?”

    ……

    宋氏女郎脸色忽然僵硬,自己也不知敷衍了几句什么,转身回到了廊屋酒宴,气鼓鼓的一言不发。

    身边七姑八姨悄声劝:“是不是小郎君没礼貌?冒犯你了?人家瞧见漂亮女郎,魂不守舍,嘴上没把门的,你也别太放在心上……”

    宋氏女郎咬唇不语。她知书达理,不愿意随意埋汰男人。

    可忍了一会儿,终究忍气不过,悄悄向身边姑婶抱怨两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