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6 温度(八)-第3/4页



  进入主题,张与初放下酒杯拿起身后的晶体板道:“是为了西伯利亚地区出现的那道光来的?”

  梁丘茹一惊,要说这世界上最懂她心思的除了她那位已经去世多年的丈夫以外就属自己这个学长了,不过梁丘茹还是感觉很稀奇。

  “咦?你怎么知道的?”

  张与初笑了笑,没有多解释,他只说道:“其实……这件事本来是不打算对外报道的,因为很容易产生恐慌……可是‘太阳消失’这件事不能没头没尾,所以……第一中轴那边就打算借着西伯利亚地区这次的异象给大家开个头,但依然留了很大的遐想空间。”

  “哎?真稀奇,我还以为第一中轴那边不打算公布灾难的真相了呢。”梁丘茹说完又觉得自己有点傻,不禁暗忖:‘坏了……这不等于是自曝自己知道真相了吗?’

  张与初看了梁丘茹一眼却没有追问,他只是点了点头道:“对,是挺稀奇的,不过更稀奇的还在后边,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张与初把晶体板交到梁丘茹手中。

  梁丘茹放下酒杯拿过来一看,只见晶体板上显示的画面中,那神秘的“光之巨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三个!

  并且最最重要的是,它们其实最早出现的地球不是西伯利亚,而是南极洲。

  “注意看时间。”张与初给了个关键的提醒。

  梁丘茹低头一看……

  “2142年6月11号?!三年前?!”梁丘茹傻了,这秘密可真是太劲爆了。

  “对,三年前它们就来考察过了,不过这一切仍然只是猜测,毕竟我们只是看到了这种人形的光而已,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张与初拿回晶体板,关闭了视频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梁丘茹看着窗外不远处那些生活区里的人来人往,忽然感觉一阵阵的不舒服。

  “早些年我就听浩铭说,他弟弟闫思辰在山海号上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项目,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例行的科学研究,那现在看来……这些事之间也有联系咯?”梁丘茹问。

  张与初犹豫了一下,他本不想回答,因为这触及了原则问题,可提问的是梁丘茹。

  “对,那些不寻常的项目其实就是‘拟态结晶’项目,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拟态结晶’是从哪来的,只当是一个世纪性科学突破,殊不知……它是那些‘光之巨人’留下的额……‘礼物’。”张与初想了一下最终还是用“礼物”来形容“拟态结晶”。

  “礼物?”

  “对,起码从现在看来,‘拟态结晶’对我们人类的整体文明进步推动力太大了,有了它,我们基本就告别稀有资源紧缺问题了。”张与初阐明了一个事实。

  其实关于“拟态结晶”及其相关特性,梁丘茹和张与初有着同样的认知和看法态度。

  不过公众对“拟态结晶”这种东西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比如张与初刚才说的……除了极少一部分人以外,甚至梁丘茹都一直以为“拟态结晶”是现代基础科学进步创造的奇迹。

  殊不知,它非但不是人类创造的东西,反而很有可能是现在带给人类前所未有之大灾难的那些“它们”留在地球上的痕迹。

  起初,科学家们只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拟态结构,凭借这种拟态结构生成的“拟态结晶”可以完美的顶替很多稀有金属在高精尖科研领域的位置。

  比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钛合金”和目前市面上所有量子计算机主体核心都必备的新型材料“比色”都可以直接用“拟态结晶”进行临摹并替换。

  而“拟态结晶”本身的生产工艺虽然复杂,但是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实现ABC的转换。

  简化一点来说,就是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到很多用于制造“拟态结晶”的原型材料A,然后生成“拟态结晶”B,而这些“拟态结晶”B又可以“任意”转化为目标材料C。

  如此逆天的属性让“拟态结晶”在一夜之间让科学家们完成了曾被一度认为绝对有违现实科学的“点石成金”的壮举。

  它的出现可谓是颠覆性的。

  但这些有关“拟态结晶”的资料并没有对公众公开,科学界对“拟态结晶”的态度也分成了很多派别。

  有的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只要人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很容易就可以了突破现有文明层级的瓶颈,带领全人类进入一个崭新而辉煌的“黄金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