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书-第2/2页



    各种牛羊的叫声,人群之间的交谈声隐约传来。

    暑假是孩子们的天堂,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却未必,因为暑假正是小麦收割的时候。

    那时候没有任何农用机械,全靠人力。

    这天早起,趁着露水已干,温度还没上来的时候,一家人来到麦子地里,身上都穿着长裤长袖,带着草帽。有那孩子不懂事嫌热的,听不得大人劝,挽起裤腿,撸起袖子,那等着你的就是胳膊腿的奇痒无比,越挠越痒,一层红红的小疙瘩浮在皮肤上,这就是犯错的证据,旁边路过的人说不得要调笑上几句。

    此时父母蹲在地头,一人手里拿个磨的锃亮的镰刀,稍一交流,一人便揽着一米多宽的往前割去。

    伏歌爸左手反手往前一揽,然后往身前一拉,右手拿着镰刀贴着地皮上方五六公分的地方一一割断,左手把割下来的麦子揽在怀里,左手又伸出割下放怀里,直到怀里攒了三把,便拿起几根麦子当做绳子,把怀里的麦子捆成一把,然后往身后一放,就这样反反复复。

    眼看日头就到正南,伏歌爸妈才刚到头,浑身早已湿透,汗顺着裤腿直往下淌,麦子地里扬起的灰尘呛得不时的咳嗽,再加上麦穗扎在身上弄的奇痒无比,别提有多难受。

    伏歌爸看着高悬的日头,怕两个孩子热着,遂决定先装车,拉回家吃过饭,下午再来。

    伏歌爸牵过牛,套上车,伏歌在前牵着走,父母在后面把一捆捆的麦子往车上装。装完用绳子捆紧,调转牛头,来到地头,伏歌爸鞭子往牛身上一抽,牛车猛然加速爬上斜坡来到路上,便慢悠悠的朝家走去。

    麦子不是拉回家,而是拉倒场上。和后邻同名,也不知道是怎么起的名,但叫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别扭。

    伏歌家的场在学校的东南角,这里有十来家的场。学校东边十几米处是一个大湾,湾很深,听说里面有不少好货。伏歌家场的东北方,隔着湾,又是一大片场,大体一看也得有十几家。

    场是一大片圆形的区域,由于常年使用,被压的格外平整。场与场的相交处,往往放着成堆的玉米杆和柴禾垛,一是被当做分界线,二是有限的空间利用。可不能放在场上,因为放久了草下面会被各种虫子把地面拱起来,很难再用。

    从学校南边墙下的路过来,再压过围子家的场,就到了伏歌家的场。

    一家四口把麦子卸下,把成捆的都解开,均匀的铺在场上。说起来,活都是父母干的,兄弟俩早已被晒的耷拉起了脑袋,此时正找了个有点影子的地方蹲在地上热的像深秋的树一样没有了活力。

    不多时,终于等到父母忙活完,兄弟俩迅速跳上牛车往家赶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