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二皇子与罗森内乱-第2/3页



 枝河东畔的营帐中,罗森与东陵国二皇子隔着一张矮桌沉默对视,桌上是凌乱的堪舆图,其中一道明黄色的圣旨瞩目得几乎刺眼。

 二人皆腰配长刀,谁也没有说话,肃杀的气氛迅速弥漫开,连空气都像是凝固起来,令人呼吸沉重不畅。

 罗将军,二皇子憋不住满腔怒气,率先开口道:如今只差一步便能取胜,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父皇却急急勒令本皇子赶回东陵国,你可知道是为何?

 他身形十分壮实,猛地一拍桌面,营帐内的烛火猛烈颤抖了两下。罗森见二皇子这咄咄逼人的模样,心底亦生出火气,反驳道:我一届武将,这些时日为此战殚精竭虑,朝堂之内的事,我怎能得知?

 你不知?两日前,有人检举我恩师张太傅家中设法阵诅咒父皇,意欲立我为帝,今日召我回国的圣旨便送来军营!

 罗将军表面上与本皇子称兄道弟,可我听闻昨日半夜,太子殿下借着你小儿生辰宴的由头向你府中送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二皇子越说越激愤,双目透出浓浓煞气,阴恻恻质问道:我记得罗将军在东陵国时,与张太傅交情不浅,如今正是我立大功的紧要关头,出了这回事,你怎敢说半点干系都无?

 胡说八道!

 闻言,罗森再遏制不住心中怒火,反唇相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若是与那太子串通一气,这一路又何苦替你出谋划策浴血奋战?你自己不慎遭人诬陷,不分青红皂白怪到本将身上,当真是令人寒心!

 罗将军年岁不大几次易主,哪有脸面称自己忠心?只怕是本皇子平日里待你太好,你翅膀硬了——

 眼见着二皇子手中长刀出鞘,室内众人连忙上前劝和,罗森的脸色红了又白,手指搭在剑柄上,压抑着胸膛中愤激。

 只不过如今二皇子功败垂成,已铁了心与他势不两立,好容易将刀放回去,嘴上却愈发不饶人,大喝道:纵使我回了东陵国,你也别想给本皇子耍什么花样!

 你那妻儿不识好歹敢受那太子的贿赂,我便敢将他们统统捏在掌心里,罗将军若是打不了胜仗,便等着回去见你妻儿的尸首吧!

 说罢,二皇子仰天大笑,向门外走去,一脚将罗森面前的桌子踹翻在地,咚的一声巨响,令罗森浑身骨寒毛竖。

 无耻之徒——

 他愤怒的声音追着二皇子远去,不过片刻的功夫,门外已见不到人影,徒留下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随风久久地回荡着。

 罗森平白受了冤屈,满腔愤懑无处发泄,气得将腰间的长刀猛然抽出,大力劈砍在那歪倒的桌子上。

 随着木桌四分五裂,罗森也大喘着气,倚着柱子跌坐在一边,室内仅剩的几个兵将皆战战兢兢。

 少顷,从中走出一个亲信,劝他道:这二皇子刚愎自用,眼下断然是听不进将军的辩白,如今之计,唯有速战速决,将军打了胜仗,对陛下对二皇子也都好交代。

 是啊,将军切莫因此伤怀,想来是朝堂上有人设计陷害,不如一鼓作气定下战局,迟则生变啊。一边的劝说之言逐渐多了起来,聒噪之声将罗森围在中央。

 半晌,罗森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

 他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犹豫道:只是如今步兵末军辎重未至,阵型不齐,绝非战胜攻取的最佳时机。

 可如今枝河对面兵力不过二万,我东陵国大军一旦渡水,这皇城便定然是囊中之物,只怕几日后彧国援军到来,我军集结于此,既受敌军所压,又被陛下所疑,以至于骑虎难下啊!

 门外忽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禀告将军,三皇子来信,说有敌军重报,请将军亲启。来人正是与汇御史通同一气的暗探。

 快呈上来。罗森忙起身,三两步跑上前,拆开信读了起来。

 他们遣人埋伏军中,趁夜火袭粮仓,待其大乱阵脚,我们便可一鼓作气将其击溃,皇后随军离宫,届时汇御史将领三皇子亲兵以光复姜国之名把持皇宫,里应外合。

 罗森读着信中内容,长吁一口气,脸上不可遏制地扬起兴奋喜悦来,连忙招手道:走!

 出了营帐,隔着滔滔河水,隐约看见对面乌压压的军营中火光从夜色里迸出,滚滚浓烟升起,显然呼应着三皇子信中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