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二皇子与罗森内乱



沐太妃大义,真有昔日韩娘子之风啊!

 危急存亡之际,有沐家家军参战,众人纷纷夸赞起其女将军的风范和沐家为民请命的气魄。

 议事之持续了一刻钟,随后众人便各司其职,点兵出征,宴涟漪走出殿后,忽然身后一众官服打扮的大臣中冒出一个异样的身影,步履匆匆,三两步便追到她身后。

 他手中持着一个小册子,身上官服与其他人都不同,品阶不足以来此议事,不过片刻便被眼尖的守卫察觉,提着刀上前,准备将其抓捕。

 皇后娘娘,微臣有要事请奏,已在此恭候多时!

 这一声高昂呼唤果然引起了宴涟漪的注意,她随着声源转过头,看见沈时的面容时,脚步愣怔了一下。

 宴涟漪向赶来的守卫摆了摆手,吩咐道:放开他。

 沈时被扭着的胳膊一松,那本册子便啪的一声跌到了地面,赫然是李梦瑶的字迹。

 自打沈时被落了官职,便被贬去工部作一小小侍郎,姜漓到底重视他的才干,将李梦瑶遗留的手册交给他研究,而他亦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日以继夜破解其中谜题,随着战局逼近,他那俊秀的眉眼之下落了掩饰不去的一片青黑。

 启禀皇后娘娘,微臣在这册子中有重要发现,或可为战事提供助力。沈时蹲下身将册子捡起来,语速很快,显得略有些狼狈:这上提到的一种药剂,我已派人搜寻到

 沈时身为新科状元郎,如此断言,绝非捕风捉影,宴涟漪眉梢微挑,轻声安慰他道:沈侍郎,你慢慢讲。

 沈时的声音顿了顿,眸中升起感激的神采,他指着其中一处,严肃道:这‘飞砂弹’投入敌营,炸开后能迅速升起烟雾,人若身处其中,便会被刺激流泪不止,若在其中加入少许毒物,可令敌军一时失去作战能力,大有可用之处!

 说着,他便在怀中掏出一沓密密麻麻写满字迹的纸张,递到宴涟漪跟前,激动之余,他脸上亦写满了坚定。

 这些都是微臣先前的著述,已反复验证过,绝不会出错,碍于时间紧迫,微臣来不及上报工部,便冒昧自掏腰包将其投产,如今只需皇后娘娘点头,便可发放于前线作战。

 宴涟漪将那纸张上的内容仔细斟酌了半晌,眼底浮现出惊讶的神色,直言道:此事本宫准了,你尽可放手去做,不会有人阻拦。

 她直视着沈时满是热忱的目光,犹豫了片刻,又道:你此次的功劳,待皇上回宫,本宫会告知于他。

 片刻,沈时推拒道:皇后娘娘的好意,微臣愧不敢当,此举只是为了国泰民安,并非想要升官进爵。

 他踌躇了好一会儿,小声道:上次之事,是微臣情急之下冒犯,始终负疚于心,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一阵清风自宫墙脚下腾起,吹拂在宴涟漪手中的纸张上,短暂的静默,只听见纸页哗啦啦作响,像是一道无形的帘幕,将二人阻隔开来。

 少顷,宴涟漪点了点头:退下吧。

 望着宴涟漪的面容,眼眶忽的有些泛红,忙低下头去,不再做声。

 皇城内不乏忠诚勇毅的将士,大军即刻点兵出征,不到傍晚,鲜艳的旌旗便飘扬过皇城上空,军将身上的铠甲反射着冷冽的光,如海潮般向祁河奔涌而去,沉重的马蹄声令大地都隐隐颤抖。

 脚程并不远,先行的轻骑早先已在水边扎营设伏,邻水的一大片空地荒无人烟,泥土和砂石扬起烟尘,侧方山势险峻,发机石射连弩隐与暗处。再往远处看,是高大坚固的城池,巍然如山,象征着皇城边的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宴涟漪方落脚,不远处便有校尉匆匆跑来,递上折子,行礼禀报道:这些款项军需乃民众所捐,望皇后娘娘过目。

 这折子上的数目不小,宴涟漪有些诧异,那校尉连忙补充道:此乃民众自发贡献,只不过往常行军出征,捐献数目不及此中十之一二,盖因如今政清人和,百姓追随皇上,以求此战告捷。

 宴涟漪翻阅着折子上一笔笔记录,像是某种沉重的嘱托。

 一国之母的身份,不仅象征着无上权力,亦是对百姓民众不可推辞的责任。

 本宫知道了。

 宴涟漪望着不远处黑压压一片忙碌的兵将,整齐的军营和紧密的防线正迅速完善起来,她微抿着唇,心底隐隐作痛,须臾又化为眼底沉毅的光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