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堪舆盗命-第10/10页
按吉凶分,签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中,较为吉利的上、中两类签占大多数,而意味着不祥的下签居少数。在上与中的比例上,有的上多中少,有的中多上少,或大致相当。这样的比例划分是为了迎合求占者,使大多数求占者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从而为招揽更多的生意或信徒。
按术数流派,则有关帝签、观音签、华佗签、吕祖签等类。民间最崇信的流派是关帝签,即关帝庙的神签。据说,BJ正阳门月城内的关庙签很灵验,所以,清代有《都门竹枝词》云:“灵签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洞里求。”
虎头人
在鸦片战争中,主持浙江军务的皇侄奕经特意到杭州西湖关帝庙求签,得“虎头人”语,便在虎年虎月虎日对侵华英军发起了进攻,还指派了一个生肖属虎的人做前敌大将,以为按照“神示”会有“神助”,结果却被打得大败。可见,签占也是不足为信的。
求签,关键在于如何解签诗。签诗通常为通俗的韵文诗,一读便知吉凶。如“宛如仙鹤出樊笼,脱得樊笼路路通。南北东西无阻隔,任君直上九霄云”,又如“万里风云来相会,拨开乌云见春光。行藏无须多忧虑,正好乘时吐芬芳”。上述两首诗的内容大同小异,可解为“有艰辛,但将来有好运”,皆为凶后是吉。其中,“脱得樊笼”与“拨开乌云”同义,“上九霄”与“吐芬芳”同义。
求签活动始于何时,具体的年月已很难确定。据公元9世纪的《玉壶清话》记载: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卢多逊,曾在年幼时到云阳观取得一签,而后来应验一事;另在唐代的益州,相传一位称为闭珊居集的乌蛮族术士,曾用49支细竹片来占卜吉凶。由于卢多逊生于后唐,他幼时已有签筒,再加上闭珊居集的流传,由此推断求签的活动最迟出现于后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