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习惯性防守反击,李帝的演义情节-第3/6页
六米宽三十度缓坡,又需要多少土方?
十万匈奴大军,不吃不喝不休息,又需要多少时间?
运土填城,肯定无法四面城墙都填,工程量太大,匈奴都集中一处运土填城了,城墙上的大汉守军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集中兵力防守匈奴运土填城的城墙段,面对专心骑马运土填城的匈奴骑兵,城墙上的大汉边防将士,那跟面对会移动的匈奴人形箭靶有啥区别?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境,匈奴大军也是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攻城。
说是出门去中原大汉抢劫去,结果刚一出家门,还没到地头呢,人就要死个十分之一甚至是更多。
换谁,谁愿意去冒这种风险?
都是脑袋别到腰上,出门做大事的匈奴儿郎。
我可是听你说能出门挣大钱,才带着家族年轻后辈,跟你出门走一趟的。
尊敬你,叫你一声领队可汗,结果你可倒好,刚出门什么财物都还没见到呢,你就先叫我去送死,还是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
谁家里都是有好几张口在嗷嗷待哺,背负一家老小的责任,我死了,家里人那就彻底没活路了,到时候老婆跟别人睡,自己孩子不给你炖了就算好的了。
谁愿意?
不信你试试,叫上同村出门打工,许他十万八万的工资,但是带出家门离开老家。
来到人不熟地不熟的地方后,跟他说想挣这十万八万的工资,需要他先借给你百八十万的启动资金,或者是先割条腰子,你看看会不会有人火气大,当场抽你?
眼下疏勒城已被匈奴大军给团团围住,李帝等人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危险了。
被包围的疏勒城,暂时还不用怎么担心,反正只要城墙守军不投降,一时半会儿的匈奴大军也攻打不下来。
反而是距离匈奴大军太近,又身处荒野无处躲藏的李帝等人,将随时面对被匈奴大军发现追杀的危险。
不止是李帝最先想到的是找个地方躲一躲,就算是那三名大汉哨骑也同样如此。
五十多人,面对十数万的匈奴大军,无疑是相当于鸡蛋碰石头。
荒郊野外的,面对匈奴大军的冲锋与骑射,估计匈奴的一轮攻击都过不完,李帝他们就都要死绝。
随着派往另一处探查的大汉哨骑返回,确认了疏勒城的现状,以及匈奴大军的大致人数之后。
那位大汉哨骑队长,就打马调头,招呼李帝等人跟他钻进一旁的山沟小道之中。
专挑那些不方便骑兵通行的道路,找到一处隐蔽的山坳躲避匈奴大军的探哨。
一路心惊胆战的跟随大汉哨骑,来到这出处暂且还算安全的隐蔽山坳,李帝在路上思索良久。
疏勒城是肯定要进去的,哪怕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一座孤城,那也要比他李帝带人身处荒郊野外,强出边际。
毕竟在荒郊野外,他带着一众璃月领的两条腿将士,一但被匈奴发现,那肯定是跑不过匈奴大军四条腿的骑兵追杀。
那么,现在他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该怎么进城了。
心中初步有了打算的李帝,独自找到那位大汉哨骑队长。
“这位大汉将军,眼下疏勒城被匈奴大军团团围住,你看咱是不是先派人去后方的驻边大军通知一下,将匈奴进犯的情报消息传递给后方?”
其实李帝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你看我这是不是在为大汉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