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寒食散



    两人在院子里相逢恨晚,左亭长突然抬手一拍额头:“只顾着说话,生意经说了一大篇,却还未请小侯爷入座喝茶,当真失礼了。”

    这条掉钱眼里的辽东过江龙拉着潘子安折回前厅,两人落座后,左亭长高声呼唤道:“儿郎们,上酒上菜,赶紧的!”

    辽东苦寒,人人擅饮,早已准备停当的驿卒捧着酒壶酒碗快步上前。左亭长先将一只大海碗放在潘子安面前,再接过酒壶,正待亲手斟酒,潘子安却伸出手来,宽袍大袖覆在酒碗上,左亭长面色微变,酒壶凝在空中。

    潘子安望向左亭长歉言道:“在下饮不得冷酒。”随后转头对身旁驿卒道:“劳烦这位兄弟去我车上取些酒来,待会我请大家,权当赔罪了。”说罢抖了抖身上麻袍,站起身子准备作揖行礼。

    左亭长赶忙一把扶住,看着这身洗得泛白的麻袍,心下释然,传闻六安侯嗜服寒食散,看来假不了。

    身为豪阀子弟,对寒食散,左亭长自然耳熟能详,来到江南后,对于此道更是了解颇多,皆因江南名士有三大雅癖,清谈、丹道、服饵,最后一样指的便是寒食散了。

    尽管左亭长没看过《神仙服食药方》、《神仙长生药诀》、《服饵保真要诀》等奇书,却也晓得寒食散的妙处,一经服食,可使人神明开朗,正所谓振气色,美容颜,清思虑,养寿元,至于那龙精虎猛的上佳春药功用,更是不在话下。因此整个周天下,名流士子、豪阀权贵服饵者众,只是江南其风尤烈而已。

    这等奇药,左亭长自己却从未领教过,因为江南道持节大都督左亭轩严令族中弟子不得服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左亭长觉得这也未免小题大做了,虽然常常听闻有人因服饵毒发丧命,但显然是那些人不得其法,未知服食的章程,其中有一条便是不得饮冷酒。

    驿卒很快便将酒取来,左亭长性急,伸手一把抢过,一边问:“这是啥酒?”一边仔细打量怀中这只酒桶,但见桶身刻着几行小字,分别是酿造师、储藏师以及督造师的名字,不由得啧啧称奇:“小侯爷的物件当真讲究。”

    潘子安答道:“这酒是我剑南道特产,剑南蜜酒,新法酿造,饮过的人不多,此酒温来再饮,风味尤佳。”

    嗜好饮酒的左亭长眼馋道:“一会定要试试侯爷的好酒。”

    有驿卒自去温酒备菜,左亭长道:“剑南道好地方啊,比我辽东道殷实多了,天府之国名下无虚。”

    潘子安笑着摇头。

    左亭长奇道:“莫非此言有差?我读书少,难道天府之国用在此处不妥?”

    潘子安扬起笑脸,道:“我摇头呢,原本只是表示谦逊,不敢当的意思。但是现在嘛,既然你这么纠结天府之国,我就给你说个清楚。最初这个词是用在秦国身上的,后来七王自谪,秦国退出巴蜀,天府之国这个称号便跟着巴蜀一起归于周室的剑南道了,但是秦国仍据有关中八百里秦川,田肥美,民殷富,仍旧称之为天府之国也不为过。”

    左亭长在一旁使劲儿点头:“我就说嘛,怎能有错,咱俩都是对的。”

    潘子安抬手在案上轻轻一拍,说道:“不过遗憾得很,七国问鼎那会儿秦国最为强盛,七王自谪之后便渐渐日薄西山,到了中原百战是一劫,再到儒林大兴又是一劫。现如今,外有胡骑虎视眈眈,内有关陇士族与老嬴家不对付,依我看,这个天府之国即将名不符实,倒是江南墨里藏富于民,天府之国该由西北向东南移一移了。”

    左亭长低头略一思量,很快抬起头来道:“这话说的在理。千儿八百年前的事情,咱不如小侯爷如数家珍,就说如今这关陇士族,那才是插在嬴家心口的一把刀。起先是嬴家势大,且有法家长年支持,谁料到关陇士族易武为文,结果大受儒生青睐,当今天下除了佛道两教,再没哪个能与儒教抗衡。秦国这一番势均力敌的窝里斗,称得上祸国殃民。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别看是句老话,那可是老有道理了,放到哪都准。”

    潘子安眯眼笑问道:“放到江南墨里准不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