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张浚(上)-第11/11页
【浚以敌势未衰,而叛臣刘豫复据中原,六年,会诸将议事江上,榜豫僣逆之罪。命韩世忠据承、楚以图淮阳;命刘光世屯合肥以招北军;命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命杨沂中领精兵为后翼以佐俊;命岳飞进屯襄阳以窥中原。浚渡江,遍抚淮上诸戍。时张俊军进屯盱眙,岳飞遣兵入至蔡州,浚入觐,力请幸建康。车驾进发,浚先往江上,谍报刘豫与侄猊挟金人入攻,浚奏:“金人不敢悉众而来,此必豫兵也。”(众人微微颔首,这里就和先前赵鼎传里提及的事情对上了)边遽不一,俊、光世皆张大敌势,浚谓:“贼豫以逆犯顺,不剿除何以为国?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且命杨沂中往屯濠州。刘麟逼合肥,张俊请益兵,刘光世欲退师,赵鼎及签书折彦质欲召岳飞兵东下。御书付浚,令俊、光世、沂中等还保江。(大家均是目瞪口呆,若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赵官家,此刻金吾纛旓都该亲自压倒淮河边了,哪里会头也不回直接下令让诸将撤退……不对,官家他根本就没有退过淮河啊)浚奏:“俊等渡江,则无淮南,而长江之险与敌共矣。且岳飞一动,襄、汉有警,复何所恃乎?”诏书从之。沂中兵抵濠州,光世舍庐州而南,(张俊又是骂骂咧咧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而众人也对刘光世此人行径已经习以为常,只觉得官家那天一刀杀了真是了却千万麻烦)淮西汹动。浚闻,疾驰至采石,令其众曰:“一人渡江者斩!”光世复驻军,与沂中接。刘猊攻沂中,沂中大破之,猊、麟皆拔栅遁。高宗手书嘉奖,召浚还,劳之。】
这段虽然写得是击破了一次金人(或者说刘豫)意欲进攻淮河防线的大胜,但细思这其中上下关节,众人却是齐齐有些颓丧。看了半天,所有人,包括这个官家都是一副铁了心想要偏安一隅的行状,只有张枢相还在慷慨激昂陈词,寸步也不愿退,就算是胡寅先前攻讦他心胸狭窄、刚愎自用也好,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自承认,这种逆境下还能维持这番坚定信念与决心着实令人敬佩。
而张浚也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隔着书卷上的笔墨他都能想象到这书里的自己当时是该有多绝望,多么孤注一掷,前无可以指望信任的将领,而后方又是个随时会变卦心思难测的软弱官家,夹在其中处事,就算最终坏了事,真的就都能怪到他一人头上吗?
这官家未免太刻薄了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