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军阀父亲-第3/4页





    庾亮作为皇帝妹夫在政治上被推到前台,粉墨登场,把控朝政,然而和王导不同,庾亮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敏感,在他的领导下导致朝政乱成一团,致使发生了“苏峻之乱”,这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在历史上也极为出名,作乱的苏峻直接喊出了要“死报造谋者”,要清君侧,意思就是咱舍得一身剐,也要把庾亮这个小人拉下马,于是乎建康又一次沦陷,而这一次,和王敦不同,建康宫城是实实在在被苏峻一把火烧了。

    桓温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有篡位的野心,本身自己北伐也不是为了收复失地,更多是给自己捞政治声望的而已,所以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前燕失败后,担心自己地位不保,然后就找了个皇帝不举的借口,直接废了皇帝司马奕,另立司马睿的小儿子司马昱为新帝,桓家再发展一代人后,桓温的儿子桓玄直接篡位,不过建立的桓楚就存在五个多月,然后就被大力出奇迹的刘裕一巴掌呼没了……

    谢安倒是老实,谢家和司马家的政治平衡被谢安拿捏住了,但是谢安的侄子谢玄一手创立的北府兵,全是些亡命之徒,虽然作战确实勇猛,但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北府兵在淝水之战后声名大噪,保住了南方小朝廷的狗命;另一方面,发展到后面这只军队直接东晋王朝的老命。

    这些都是刘义符学习到的历史知识里面已知的一些时代背景,就算只了解了个大概,也能知道朝政有多乱,民生有多艰。

    不管怎么说,现在又开始兵荒马乱的时代了,目前作为次等士族的刘姓,姑且也没有能扛鼎的人物,自家老爹是大兵头,常年在外东征西战,把脑袋别在裤子上讨饭过日子。

    如果自己老爹打仗能一直赢下去,且能活得下来,按照如今的世道,倒也有极大可能阶级跃升。

    “孙子都说,兵者,诡道也”刘义符自嘲地笑了笑,自己都不信。

    “打仗的情况千变万化,哪里一直有一次都不输的将军呢,说不得不知道哪天见到的自家老爹就是一盒骨灰……”

    现在刘家一大家子占据着曾经权臣司马道子居住的东府,整体活得还算滋润,但如果哪天自家老爹没了,按照自己的年纪,也没什么太多反抗能力,估摸着可能流浪要饭都是奢望,在群狼环伺的建康那大概率是被吃得连

    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年,来到了义熙五年,从义熙二年出生到现在,刘义符也没见到过几次自己老爹,到时在家里却是越来越混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没人管。

    印象中自家老爹就是高大魁梧,虽然生的浓眉大眼,但也颇为英武,而他几乎一直身着盔甲,就算在一起吃饭都是抿着嘴,皱着眉,不苟言笑,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直男形象。刘义符和自家老爹都没见着几面,自家老爹也没多少时间来管自己,所以刘义符成了家里的“混世小魔王”——经常在府里上蹿下跳,整得府里鸡飞狗跳,去年君母臧爱亲死了,也就是自家阿爹的正妻,消停了这么一年,因为虽不是自己的生母,但是却待自己极好,刘义符当时伤心了很久,于是整整一年都消停了。

    刘义符自己是家中最大的,有一帮弟弟妹妹,刘义符一直都牙疼,自己老爹四十多岁才有的自己,除开自己这个长子,年纪最大的是君母的女儿,有且仅有这么一个女儿,且已经成婚,次序下来就是自己,四岁……

    不是,这打仗打的不至于这么没时间吧。刘义符不是怕被自家老爹捏死,都想问问他。四十多岁后,刘义符的弟弟妹妹如同竹筒倒豆子般接连出生,廉颇还是黄盖啊,老当益壮啊!?

    抛开这些有的没的,有小娃娃可以让自己搓圆搓扁,感觉还是不错的,然后刘义符就一直给他们灌输长兄如父,不能随意告自己状,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自己这个兄长分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