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真正原因-第7/7页
小行星撞击说
小行星撞击说,又称“阿尔瓦雷茨假说(AlvarezHypothesis)”,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与其儿子WalterAlvarez(地质学家)共同提出。在恐龙灭绝假说中,小行星撞击说最为流行,此说认为,小行星(后有学者认为彗星的可能性更大)才是杀死恐龙的罪魁祸首。
小行星撞击说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与其儿子一同提出。他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发生猛烈大爆炸,大量尘埃抛入大气层中,致使数月之内阳光被遮挡,大地一片黑暗寒冷,植物枯死,食物链中断,包括恐龙在内的很多动物绝灭。
为了解释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们提出了众多假说,这些假说都不是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这五次生物大灭绝真正的原因是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最大的两条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以及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小,气候变冷,同时因为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引力剧烈变化,地球收缩和膨胀,以及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受到的潮汐加热作用强烈,发生超级火山爆发和大火成岩省事件,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小行星和彗星轨道发生改变,小行星和彗星撞地球。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引发气候剧烈变化,引发海侵和海退,海平面改变。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引发甲烷水合物的气化。所以这些事件与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同时发生的。
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公式如下:
t=(0.07~-0.1)+1.5xN亿年前,太阳系围绕银心公转轨道引力最小,远银心点,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t=(0.75~0.55)+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t=(1.22~1.07)+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引力变小,冰川期,大洋缺氧事件,黑色页岩,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火成岩省事件,造山运动。
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最大的两条旋臂:半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以及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时。泥盆纪-石炭纪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都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时,这是银河系最大的一条旋臂。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时,这是银河系另一条大旋臂。
2800-4300万年后,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将再次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