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真正原因-第5/7页
在盘古大陆形成后,海洋生物数量减少,灭亡比例接近其他大型灭绝事件。盘古大陆的形成,似乎对陆地生物没有造成严重的变化,二叠纪晚期的兽孔目反而因此扩大生存领域、更为多样性。盘古大陆的形成,使海洋生物开始减少,但不是导致二叠纪末灭绝事件的直接原因。
四、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是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发生于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大约是1.996亿年前(一说是2.14亿年前)。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程度遍及陆地与海洋。在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消失,包含著名的牙形石。大型鳄类(如角鳄、狂齿鳄、波斯特鳄、灵鳄、楔形鳄)遭遇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遭受重创;大部分兽孔目、以及许多大型两栖动物也灭亡。三叠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尤其是裸子植物)几乎全部灭绝。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使当时至少50%的物种消失。这次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使恐龙成为了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
灭绝原因假说
一)、陨石撞击说
尚未发现年代位于三叠纪/侏罗纪交界的陨石坑。年代最近的加拿大曼尼古根陨石坑,形成时间早了约1200万年。位于法国的罗什舒阿尔陨石坑,地质年代大约是2.1亿年前(年代误差200万年),但这个侵蚀过的陨石坑,直径约25公里,原始直径可能约50公里,以规模来说太小。
二)、大规模火山爆发说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这一事件与大约发生在相同时代的广泛火山活动有关。从这些火山爆发中溢出的大量岩浆如今在全球四大洲都不难找到,其面积能够覆盖仅比澳大利亚略小一点的区域。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地质年代学家TerrenceBlackburn指出,之前研究所使用的放射性测年技术并不足以精确测定这些火山到底是在何时爆发的。有人甚至估计,这场大灭绝在火山爆发之前便已开始了,从而意味着火山活动可能仅仅起到了一个次要的作用。
然而通过使用一种精确测年技术绘制在古代火山岩中发现的锆石晶体的铀同位素向铅的放射性衰变,Blackburn及其同事已经确定了火山活动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通过分析来自北美洲东部的七处遗迹以及一处非洲摩洛哥遗迹的火山岩样本,研究小组推断,第一次以及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与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同一时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3月2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Blackburn指出,通常在火山岩沉积物中并不会发现锆石。然而随着非常厚的岩浆层冷却下来,锆、铀,以及其他稀土元素会在凝固火山岩内部仍处于熔融状态的层位中聚集,从而为锆石的结晶提供了原材料。
研究小组报告说,火山爆发的第一阶段在2.0156亿年前始于今天的摩洛哥地区。研究人员在被称为溢流玄武岩的巨大火山岩沉积层的正下方发现了花粉化石以及其他与孢子类似的结构——这是一个信号,表明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是原封未动的,并且在火山运动开始之前一直正常运行。
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采石场中的玄武岩是2亿年前火山活动的遗迹
大约在1.2万年的时间里,火山爆发的趋势蔓延到今天的美国东海岸地区。Blackburn指出,在这一阶段火山运动的前3万年里,或许可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超过1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喷涌而出——这相当于为美国本土48个州覆盖上一层厚度达100多米的岩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