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宜阳终不还-第5/5页
白起自小从军,又习练武功,内功外功实属上乘,尤为出色的是,于马上劈刺甚是熟练,经年累月,寒暑不避的训练,造就了白起炉火纯青的劈杀技巧。看着韩耕举枪刺来,白起看准韩耕破绽,一个闪身,纵跃而起,向着韩耕劈杀下去,韩耕奋力抵挡。
只听叮当一声,韩耕的长枪被白起从中拦腰斩断,切口甚是平整,如此力道,没有千锤百炼,经年厮杀,但很更看着来人也就是二十来岁,怎的如此厉害,当真匪夷所思。白起一个飞踹,韩耕便被踢下马,乌获,孟说急忙跟上输出,想要斩杀韩耕,韩耕武器已经损毁,断无生还之可能。
就在此时,一人挺着阔刀赶到战场,拦下了乌获的致命一枪。韩耕定睛一看,确是精铁坊的工长。一日在巡查时,看到这个人奄奄一息倒在地上,便将他带回了军营,看着他身强体壮,便安排在了铸铁坊锻造兵器。
“将军先走,莫要管我。”韩耕稍作喘息,立即飞奔上马。白起看到来人竟能抵挡住乌获的长枪,必不是等闲之辈。
乌获和孟说看着来人便嗷嗷叫冲了上去,来人也不慌张,看着乌获的步伐,突然闪身向前跟进一掌,便将乌获打飞了出去,乌获甚至还没反应过来,便躺在地上口吐鲜血,孟说愤怒异常,他与乌获情同兄弟,只见他放下背身阔刀,运气伸掌顶了上去,来人一个闪身,伸腿一钩一带,孟说便趴在地上。
白起飞身下马,扶起孟说,说道:“你二人不是他对手,且调息一会,且看我的。”
白起一声长喝,伸掌便迎了上去,来人不敢小视,运气凝神,与白起缠斗在一起。白起仔细盯着来人招式,看他内力深厚,掌法精妙,与自己打斗数十回合不分胜败。白起雄心陡起,掌风中的内劲逐渐震荡开来,来人也不甘示弱,竟以刚猛掌法与白起正面对敌,白起赞叹一声:“好”,基本将来人身份猜的**不离十。
来人正是当初名动江湖的“四岳无疆掌”—韩昭明,其掌势凌厉,似三山五岳压顶,磅礴大气,掌力自四面八方而来,一波强似一波,此种雄浑掌力,只有内功高深之人方能驾驭。
只听说他掌毙中山恶贼,拳打风陵恶鬼,行侠仗义,却不知为何会出现在如此地方。白起运起内劲,将毕生所学都施展开来,周围的士兵都被这精彩的打斗所吸引,纷纷罢斗,血腥的战场出现了和谐的一幕。
白起武学承自道家一脉,当年老子骑青牛入函谷关,守将尹喜留下老子,请求老子著书立说,老子不假思索,留下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道德经》,其后尹喜在《道德经》中悟出高深内功,取其名为“微明神功”,将其在秦国传扬广大,白起本是山中药农,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尹家后人,为了报白起恩情,便将微明神功尽数相授,嘱托他切不可自恃武功高强,恃强凌弱,要时刻勤加练习,参透其理。心中时刻记挂苍生为念,否则,定被神功反噬,后患无穷。
后来看到白起神功大成,白起正要拜师,来人却已经飘忽无影,只在山上留了以内力刻下的大篆—入军求取功名,切莫杀心太重。习得微明神功,自此在秦国步入顶尖高手行列。
此刻两位绝世高手临战,自是十分精彩。只见韩昭明飞身跃起,一记崩山掌击出,浑厚掌力漫卷沙尘,以及其迅猛之势向白起攻来。白起却不闪避,亦是运起微明神功,待韩昭明掌力击来之时,屏气凝神,集全身内劲于一身,向着掌中灌注,二人手掌瞬间顶在一起,韩昭明被白起击得倒退几步,捂住胸口调息,显然没曾想白起竟然以刚猛之力与他硬碰硬。
白起并未乘胜追击,反而挥手说道:“前辈功力深厚,白起侥幸获胜,前辈去吧,硬拼下去于战局无益。”韩昭明向着拱拱手,看着韩耕已经逃脱,自己拼下去再无意义,便撤出战场。学武之人时刻保有一种谦逊雅量,这是白起对功夫的领悟,若非大奸大恶之人,不会以命相搏。点到即止乃是江湖规矩,也是人情文化使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