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起点高的人未必成就最高,否则,这个世界就没有悬念了。

  曹操说,“我乃汉初相曹参之后,先父是前朝太尉。

  我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平定了南匈奴、乌桓和鲜卑”。

  真是丰功伟绩,不愧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孙权说,“家父是长沙太守,破虏将军,兄长孙策为逆将军,并封吴侯。

  本人目前偏安江东,没什么大成就,日常跟鲁肃他们喝酒聊天,打发时日”。

  刘备说,“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你先别说话。”

  袁术鄙夷地打断刘备。

  “想我袁氏,四世三公。不懂了吧?就是说我们家前面四代里面出了五个三公级的大人物。何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群臣之首啊!

  我手下猛将当年即有纪灵和孙坚、孙策父子。

  少提袁绍,他不过是我的家奴,不入流”。

  我有一个朋友,湖北人,家在武汉附近。

  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做自我介绍,

  “我姓刘,中山靖王之后”。

  “中山靖王之后,那是不是刘备之后?刘备之后,那一定是刘禅之后吧!

  难得!经常回四川看看吗?”

  我旁边一个姓魏的兄弟调侃道,

  “我乃九千岁魏忠贤之后。”

  “魏忠贤是太监,怎会有后代?”

  刘兄撇嘴诡异的一笑。

  “手术之前的。”

  老魏太坏了!认真你就输了。

  袁术说的没错,袁氏的背景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时代,无疑是最雄厚的。

  祖辈、父辈留下的人脉关系、资产和对这个社会形势的理解、把控能力,是曹操,孙权和刘备等人不能比拟的。

  汝南袁氏,是一个传承已久著名的家族。

  到了这一代,出现了两个出众的人物一个是袁术,另一个是他的哥哥,袁绍。

  袁绍是袁术的大伯袁逢的长子,由于当时袁术的父亲还没有子嗣,才过继来的。

  这是法律上的亲兄弟,血缘上的堂兄弟,很亲。

  “妈妈,袁绍哥哥偷吃了供堂上的糕饼。”

  “妈妈,袁绍那厮又偷看婢女洗澡。”

  “妈妈,袁绍那狗贼偷了爸爸的银两,跑出去请一帮狐朋狗友喝酒。”

  袁绍非常爱护自己的弟弟袁术,而袁术从来没有把当作亲哥哥,总是在妈妈面前打小报告,当然他不敢在父亲面前说谎。

  也许是出于小孩子争宠的本能,也许是袁绍一直是他内心中外人,也许是嫉妒袁绍风度翩翩的才华和呼风唤雨,一呼百应的能力,袁术的心胸狭隘导致了成年后他跟袁绍的分道扬镳。

  袁绍早早的步入了社会,结交了很多有才华,有能力,有共同理想的朋友,而袁术则成了一个架鹰走狗,放浪形骸的公子哥。

  讨伐董卓,是他们兄弟两人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共同战斗,显赫的家族背景,让他们成为东汉末年最重要的两大诸侯。

  袁绍的英俊威武,才华横溢,高端大气甚得父亲和叔辈喜爱,关东豪杰也因此尽数依附于袁绍。

  袁术更加嫉恨袁绍了。

  嫉恨最淋漓尽致的表现就是鄙视。

  《后汉书》记载:豪杰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袁术看到英雄豪杰们都愿意依附于袁绍,愤怒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些鼠辈竟然不跟从我,而跟从我的家奴,有眼无珠!

  在袁术的心里,兄长袁绍毫无地位,是家奴般的存在。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兄弟阋于墙,则一事无成。

  曹操起兵的时候,除了乐进、典韦,都是夏侯家族和曹氏的从兄弟。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东吴的基础是孙坚和孙策父子奠定的。

  孙策跟周瑜年龄相同,惺惺相惜,情同手足,连娶妻都是同胞姐妹,大乔、小乔。

  孙策去世后,令周瑜和张召辅佐孙权。

  周瑜对孙权和东吴的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比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更加真实,因为就是一家人。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钢还硬,比铁还强!

  在凝聚力方面,早期刘关张做出了真正的榜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