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166 章-第2/3页



    “吴公此言未免过于苛刻,”刘璋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荀御史路途劳顿,有疾在身,虽分事二主,然叔侄血脉,若全然不关心,与禽兽又有何异”

    仿佛被内涵了的吴懿忍不住眼角抽搐了下,他狐疑

    的看了眼刘璋,莫名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

    自那日里被人当众蛊惑了一回,他回去想了半天总感觉自己走进了套里,这分明是分化之计,而他当时因着那些曾经的见不得人的心思而心虚,又为眼前之利所惑,一个劲的就往里头走了。

    他心下沉重,见主公依然信重于他才稍感安心,只是第二日他就难以安心了。

    翌日,荀攸上书为张鲁请罪,刘璋令荀衍领汉中太守,迁荀攸为蜀郡太守,新置天师祭酒,令张鲁领之。

    荀晏听闻此事时刚从一户豪宅中出来,他懒洋洋的窝在马车里,心下却没觉得多少意外。

    自古宗教头子最是难搞,张鲁这人杀是杀不得,放又不好随便放,竟也能被刘璋想出来添个新职位出来。

    好在他们二人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血海深仇。

    他忍不住想着。

    也就是张鲁他娘长得漂亮且有少容,经常出入刘璋他爹家中,听闻刘璋与张鲁两人刚掐起来的时候,刘璋一怒之下本欲杀了张鲁留在成都的家人,结果那一家人已尽数早早逃去,这才未能成功。

    车驾停在了一户高门大宅之前,侍者递上了拜帖。

    荀晏瘫了一会,虽是不想起身,但仍是麻溜的爬了起来,甚至想了想要不要敷粉添点气色。

    他四处联络,一是为了买卖之事,二是为了重新拾起一些荒废多年的关系。

    董卓之乱时,逃入益州的士族数不胜数,正如眼前他将拜访的这家,河南孟氏,族中亦曾有族人高居三公之位,德高望重,乃至于孟光入益州避难,刘焉父子亦是以礼相待,视为上宾。

    朝廷对于益州几乎是一抹黑,他还算是有族人稍微指了点明路。

    这般一想还是觉得当初刘焉提出废史立牧可真是个高手。

    昔年刺史制度完好时,以卑督尊,御史台察天下事,直到废史立牧后,刺史州牧掌兵,地方大族崛起,连带着御史原本的监察也逐渐沦为了空话,监察范围逐渐缩小到了都城之中。

    秩卑则其人激昂,权重则能行志,此言确实不虚。

    他略有些神游,面上却已经熟练的挂上了微笑。

    感谢他家家传经学,上面又有兄长盯着他,起码他现在进能与人共谈春秋左传,退能一同抨击董卓该死,没事了还能哭一哭汉室该如何是好

    孟孝裕待他颇有些敬重之色,二人只谈经书,不谈政事,不知不觉便已是黄昏。

    孟光自觉的停了下来,他自是能看出眼前的御史已然疲惫,他生性耿直,干脆直接赶客了。

    荀晏笑了笑,摇头放下竹简道:“孝裕博古通今,晏远不如矣。”

    孟光收起简牍面色不变,只淡淡道:“御史事务繁忙,不比光闲散一人,何必妄自菲薄。”

    荀晏未及说话便被人赶了出来,却是第一次遭到这般待遇,但人家反而是一片善意罢了。

    他被赶出来时还不觉如何,待上了车以后就睡意朦胧,眼睛都睁不大开,他扯了扯车帘,荀缉驾着车微微侧头,只来得及听到里面的人含糊的说了声睡会。

    待停下了车,荀缉陷入了思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