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 149 章



春末, 曹操率兵往东平一带筹粮。

 东平国东望泰山,南临黄河,毗邻泰山郡, 自吕虔与荀晏至泰山后,泰山郡乱象渐止,又兼青徐之争吸引走了火力, 这些年反倒是颇有安乐之相, 吕虔遣人送谷于曹操, 以做表示。

 只是如此所得仍不过杯水车薪。

 曹操遥望黄河之后的河北, 心中叹息。

 他虽于官渡大胜,却也再无余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看着袁绍再次收复叛乱的河北诸地, 劲敌仍然是劲敌,若他当时没有狠心杀俘,恐怕形势还要更加差。

 不远处正在与帐下刀笔吏横眉竖眼的青衣文士抬了抬头, 暂且放下了手头的事, 选择来做一个贴心小天使。

 “司空何忧也?”

 “孤所患为何, 奉孝难道不知?”

 曹操顺着高坡走去, 能看到底下是军士熙熙攘攘的将粮草装车。

 郭嘉哦了一声,“可是患粮草不足以与河北相支?”

 在风中站定,曹操沉默片刻才道:“袁绍新破,短日内无法为患, 不如以其间先讨刘表。”

 荆州刘表一向是他的心头大患,每次东征北伐他都得防着荆州一手,何况此人在官渡时亦是偏向于袁绍一方的, 若非荆州内乱, 他恐怕未必能支撑到官渡大捷。

 郭嘉费劲的捋了捋被风吹得乱飞的头发丝, 曹操见过后眼皮一跳,领着人从高坡上下来,回了营帐之内。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个挺贴心的主公,在前有戏志才后有荀清恒的造作下,他对于军师这个职位有着明显异于常人的优待。

 ——以防病死了。

 郭嘉听得此言只是略有沉吟之色,随后从袖中取出一物。

 “离许之前,令君曾有一计相托,如今请明公取之一观。”

 曹操定睛一看,却是一只锦囊,且这熟悉的样式……不得不让他想起上次予曹昂的锦囊,他眼皮一跳,怀疑文若是不是对他上次锦囊问策的行为有些不满。

 虽是如此,他仍是取出其中字条,其上字迹很好辨认,一如其人般淡雅端庄。

 ——今袁绍败于官渡,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速定河北;而远师江汉,若绍收复余烬,趁虚以攻后方,则大势去矣。

 曹操笑了起来,直笑得愈发大声。

 “未想文若早料孤之所患矣,”笑罢,他叹道,“孤自起兵以来,幸有文若相助。”

 “然荆州、关中不可不防,”郭嘉言辞犀利的继续说道,“江东孙策新死,孙权虽小儿辈亦非庸才,扬州大乱,不知明公有何安排?”

 曹操思忖道:“我有一同乡,名曰刘馥,昔年曾避乱于扬州,其人智勇双全,精达事机,若为刺史,可定扬州。”

 “至于关中与荆州……”曹操话语一顿,面色沉凝似是踟蹰,他转而问道,“清恒如今在浚仪治渠?”

 郭嘉嘴角笑意一淡,跟随多年,他最是知晓曹操心意,甚至曹操如今的设想他也想过数次,只是……

 “此事……还望明公再思之。”

 他最终这般说道。

 ——————————————

 “哎哎哎,往那边去点,北边得加筑!”

 “泥得干些……”

 “早点干完我们中午加餐!”

 河道中,军士正挽着裤腿埋头挖泥巴,空气中都皆是泥土与河水的腥气,所以那站在岸边指手画脚的人就显得格外显眼了起来。

 毕竟唯有他一人未曾下水,且那容色实在叫人难以忽视。

 “哎呀枣兄你行不行呀!要不我来帮帮你!”

 说着那站在岸边的郎君挽起了裤腿,把手中图纸与炭笔往干燥的地方一放,跃跃欲试。

 一身泥的枣祗终于忍无可忍,一脸黑气的涉水而过,站在河道中抬头往上看。

 荀晏实在无法在他那满是泥的脸上瞧出什么表情。

 “此行之前,令君曾嘱咐我看住君。”

 枣祗硬邦邦说道,毫不留情面。

 荀晏眨了眨眼睛,他叹道:“都是老相识了,何必如此呢?”

 枣祗无可奈何上了河岸,亲从打了一瓢清水来,他才算是稍微有了点人样,他随手取过被搁置在一旁的图纸,不由沉思了起来。

 “清恒所作之图已然精细至极,世间少有。”

 荀晏摇头,“善治水者何其多也,绘图而已,常人皆能做,但如枣公这般十年如一日,亲力亲为者却少有。”

 他们二人在树荫下席地而坐,也不拘于礼数,左右方才裤管衣摆都被泥水浸透了,连站在岸上的荀晏都不免如此,便直接将衣摆卷起在腰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