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统帅部参谋本部”之参赞机构-第2/2页



  “李娘娘移案之事如何了?”

  王安听到皇上问这个,手握成了拳,木板脸也特别地木板本色起来。

  朱由校敏锐地注意到了王安微小的胳体语言。

  王安轻声以没有任何感情的声调,沙哑地回道:

  “这几日乾清宫前多有纷拢,大臣们与李娘娘各说各理。

  李娘娘说先帝有旨意晋她为皇后,各位宫外的顾命大臣即是见证。因此召刘一燝、左光斗、杨涟等商议立后事宜。

  并言她即为先帝后,储君年幼,奏折当先予她审阅。

  她会与储君细细商议后批红,以策万全。

  众大臣则以天命之臣非天子不可召为由,拒绝李娘娘宣召。

  对于她要求先阅奏折事,众大臣指她有‘垂帘听政’妄心。

  内廷各机构除后宫郑娘娘、李娘娘亲近所属,臣已严令内廷衙门、锦衣卫各职司人等,安守本位,对李娘娘移宫事。

  不传言不议论不参与。”

  朱由校听着王安不带感情的事件表述,知他对西李积怨很深。

  西李与郑贵妃勾结,这么多年在东宫搞东搞西。王安为守护朱常络,对西李肯定是用过很多看得出看不出的手段的。

  其间不知用了多少心思吃了多少苦。

  终于盼到出头之日了,可以不用担心她们的威胁了。结果郑贵妃送8个美女,轻轻松松一举,就将他二十多年努力,给毁了。

  要说王安对郑贵妃以及跟在郑贵妃后面搞事情的西李,没有怨恨,怎么可能?

  既然你心有积怨,那就让你以怨报怨吧,虽然仅仅只是略胜于无。朱由校心道。

  然后对王安道:

  “大伴。看这个样子,李娘娘移宫事,仅靠文臣是成不了事的。

  还是要靠诏书。”

  朱由校稍带严肃地看着王安说道,王安只以为皇上是心中对西李持重。结果朱由校直接给出了旨意:

  “明日初五日,文臣那边如果仍然没有结果,大伴亲自去乾清宫向李选侍宣读移宫诏书。

  解决这件事!”

  “亲自”和“解决”二个词朱由校特意咬得很重。

  王安抬头看向朱由校,木板脸上终于有了那么一细不受控的感激之色流出。点了点头。

  朱由校回以点头。

  心照不宣。

  朱由校安排完毕,交待王安朝堂事为紧急,每日如有中间结果,可先行报与他,让他先熟悉起来。

  王安点头应承。

  朱由校示意奏对结束。王安二人行礼退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