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花语外传(三十二)-第3/6页
刘桂花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看看吧。说完,在电脑上打开她的空间,找到那首诗歌,是一首评议陶渊明《咏荆轲》的诗:
读陶渊明《咏荆轲》
不关生劫事,非是剑术疏。明知待客行,辞诀太仓促。
忍得勾践斥,睥睨盖聂目。拔剑唯茫然,燕市如走肉。
所幸屠狗者,高渐尚击筑。可怜七尺男,对酒坐长哭。
未应燕丹请,英雄已末路。田光空陨首,徒送於期头。
萧萧不复返,千载易水渡。丈夫一腔血,洒与知己主。
修我戈与矛,同仇风雨途。割袍成豫让,秉笔有董狐。
鲁仲不帝秦,汨罗葬大夫。一诺重千金,何惜一头颅。
抗暴共扶弱,济贫报仇雠。赢得名不泯,谁解此端由。
守责不惜死,何计朝与暮。皎然同日月,节烈足千秋。
陈方春默默读过,又小声吟诵一遍,不仅击节赞叹,说:“桂花,你这诗颇有豪气,虽然将荆轲故事作了高度概括,但用笔简练,风格突鲜,而且首两句把你的观点亮了出来。”刘桂花呵呵一笑,说:“你再修改修改。”陈方春说:“没地方可改;你把纸笔拿来我要书写下来。”刘桂花说:“太好了。”拿过笔墨,展开一张宣纸,看陈方春写。
陈方春饱蘸黑墨,刚下笔,却停住,看着刘桂花说:“这诗歌,由你来写。”刘桂花说:“我不会写毛笔字啊。”陈方春说:“你先写几笔,你的钢笔字很好看的,毛笔字练练就能出彩的。”刘桂花说接过毛笔,润过笔墨,临到纸上,也停住不写,说:“不行,这纸张这么珍贵,我回去练好了字再写,还是你写吧。”陈方春说:“从今天起你要练书法。”说着找出几张报纸,让刘桂花写。刘桂花写过两行字,脸上冒出一层细汗,陈方春地上一张湿巾,刘桂花接过去擦拭过,放下笔说:“这技术好难,你看把我弄的。”陈方春说:“你有些紧张,这字呆板极了,我和王诚杰去院子溜溜,你再写几行试试。”等陈方春回到屋内,刘桂花那几行字就活泼多了。刘桂花说,你在跟前我不敢任意下笔,所以紧张。陈方春说,你可以先学习临帖,我这边有几本帖子,你拿去学习。刘桂花说,我可以吗,天天跟你读书学习就那个了,再学习书法,更不务正业了。陈方春说,书法是艺术,不耽误做别的;你说“就那个了”,怕别人说闲话吧。刘桂花点点头,陈方春说,坚持自己做好自己,你大大方方的学习,不碍着别人,你怕什么?刘桂花说,我怕,我是为你好。陈方春也点点头,说:“我也是为你好,将来你的人物大概就是居家为孩子的成长服务了,做点有意义的事,总比无所事事东扯西啦好。”刘桂花说:“你这一说,我有信心了。”陈方春说:“待几天,我让王诚杰学习写字读书,更方便了。”刘桂花说:“我明白的。”就问王诚杰愿意学习吗,王诚杰说愿意,抓过毛笔在报纸上画了几笔,陈方春说,孩子有兴趣,这问题好解决了。
刘桂花说:“再几天,王向星的婚礼到了,我婆婆公公邀请你和上次他们订婚一样,过去帮忙呢。”陈方春说:“几号?”桂花说:“五月十三的日子,24号。”陈方春说:“我一定去;是不是让我做男方礼宾?”刘桂花说:“还让你主持婚礼呢,又让你讲话。”陈方春哈哈笑了,说:“主持人我不敢夺爱,你们村长啊书记啊等着主持呢,讲话可以。你再问问具体的让我干什么。”刘桂花说:“后天晚上试席,开家饭,倒时你就知道了。”
两天后的上午,王昌海来到陈方春家,下邀请信,说:“婚礼在咱们村办,按老式礼节,早晨八点半婚礼仪式,中午新人给长辈磕头,给平辈行礼,您在早晨婚礼上讲段话,表示对新人的祝贺。”陈方春说:“您这是新旧礼仪都有了,讲话一般是双方父母。”王昌海说:“是向星这孩子要求的,我也不懂。他一会过来找您。”陈方春说:“孩子结婚我很高兴,向星要我做什么都行。”王昌海走了一刻钟,王向星又来过,对陈方春说:“陈教授,我的婚礼由我大爷主持,您当着女方家人的面代表男方致贺词,女方那边也有人讲话,都说好了。有您讲话,我脸上有光。”陈方春笑着说:“向新,本来这话你们父母讲的,既然你有这个想法我就不推辞了,听你的安排。”王向星说:“两家父母也要讲话,这个致贺词的方案是我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是学来的。”陈方春说:“喜事复杂点好,热闹,我写好讲稿给你看看,你在润色润色。”王向星摆着双手说:“这讲稿我可不敢修改,您在我婚礼上讲话,我很荣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