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花语外传(三十二)-第2/6页



刘桂花跟陈方春聊着天,悄悄把相机对准陈方春录像,自己看着偷偷发笑,陈方春说:“你在录像吧,看把你乐的。”刘桂花走到陈方春身边,把录像镜头给他看,说:“这机器好玩,能自己录自己吗?”陈方春拿过去摄像机,再教给刘桂花定镜头放机器,然后对她说:“你试试拍拍。”刘桂花把摄像机放在书橱中间,调好镜头,走到陈方春身边,对着镜头比比划划,几分钟后拿过摄像机给陈方春看,里边是两个人的身影,说话声很清晰。刘桂花说:“等以后是不是手机也可以录像?”陈方春说:“现在的手机已经有录播功能了,你的那部手机不是可以拍照录像吗?”刘桂花说:“录像效果不好,时间也不长。”陈方春说:“手机品牌不同功能不同,有的手机像素高,拍得很好的。也许过不几年,手机会代替摄像机的。”“还是摄像机好用,看着专业大气。”刘桂花说,“手机太小,再说手机的电量小,用不多长时间要充电的。”

陈方春说,那个沙盘做的很好,开发商赞不绝口的,谁做的?刘桂花说,那是镇上的王岩皓领着几个人做的,这个小青年厚道技术强,做这个沙盘的时候,我跟着学了不少知识,比例啊,材料啊,整体局部啊,给我那些材料我也能做出来了。陈方春说,抽时间去城里买点材料,趁着没忘,你做一个。刘桂花说,王岩皓那边剩的材料很多,还有留下的,放在村委呢;可是做这个有什么用,家庭有用不着。陈方春说,这是一门手艺技术,不是说做了就要有用,也许以后会用得着;比如给孩子做个模型,培养他们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刘桂花说,没时间做呢,主要是没精力。陈方春说,半年做出一个。刘桂花说,我试试吧——看你拍的照录制的视频,都制成蒙太奇小电影了,竟然有你的配音和背景音乐,你下的功夫不小,抽时间你教教我呗。陈方春说,这东西很好做,下载个软件就成,你这个电脑高手,一学就会。刘桂花说,还得学呢,得有人教啊。陈方春说,明天下午吧,今天晚了。刘桂花说,我也得走啦,王诚杰王诚冉在家不是又看电视呢。

第二天下午,陈方春教刘桂花做视频编辑,十多分分钟完成教学,然后让刘桂花自己学着操作,刘桂花把昨晚的拍照和录像做材料,再几分钟编辑成功。陈方春说,我就说嘛,你是电脑高手,这东西手到擒来,何况你这么聪明。刘桂花说,就等老师你夸我呢。陈方春说,你改称呼了。刘桂花说,我以后叫你老师,和外边人叫你陈教授区分开。陈方春说,早该叫我老师的,老师这称呼亲切自然而且带有一份庄重;现在正没事,我来考考你。刘桂花问,考我什么?陈方春说,问问最近所看的书;就文学史来说,你认为哪个版本或者编写的好?刘桂花说:“我最喜欢《中国通俗文学史》,不论古代现代的,那些作品活泼俏皮,人情味很浓;再一个,很多文学史一讲到理论观点,就烦人。”陈方春说:“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的看法,学生们喜欢读作品,不愿了解作者和背景,其实,背景与作者才是重要的;如果仅仅为作品读作品,就不用上大学了。”“为什么?”刘桂花支着双臂托着下巴磕问陈方春,“读了作品不就知道文学史了吗?”陈方春说:“就做学问说,理论是支撑作品的大厦,在这个大厦里,才能发现流派思想不同的作品风格,而且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说,你喜欢穿长衣长裤,她喜欢穿都已短裤裙子背心,衣服是你们的作品,而这个人才是作品的精神,是衣服的灵魂。”刘桂花说:“我明白了,学问研究和普通阅读不是一回事。”陈方春说:“你理解的很好,再举一个例子,《诗经·齐风》有一篇《东方未明》,全诗不长:‘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像所有《诗经》作品一样,她的最突出的艺术风格是回环复沓重章叠句,每章节不同处只几个字,而这几个字显示不同的细节;学习艺术作品的首要任务读懂作品,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可是不知道作者不了解背景,很难准确把握这些内容,而且我们中国人写作习惯是重在写轻视解说,就如中国书法与绘画,很多人看不懂里边的思想内容,大多数人只会说写的真好画的真像,可是你问他怎么好怎么像了,他回答不上,研究学问学习艺术创作的人就非要明白这个问题不可,大学便是学习这个东西的。”刘桂花问:“这篇《东方未明》有什么思想意义?”陈方春让刘桂花先解释自己的认识,刘桂花说:“我看过注释了,没自己的看法。”陈方春说:“你看的那个注释怎么解释的?”刘桂花说:“他们解释说这首诗写的奴隶们的劳动;还有别的解释吗?”陈方春说:“有人认为写的是官员上朝的故事,有的认为写的夫妻阃闱之事。”刘桂花问:“你认为呢?”陈方春说:“官员上朝与夫妻之事都有可解,奴隶劳动也符合‘国风’风格。”刘桂花说:“可是,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陈方春说:“你的问题在实用上,即使实用主义认识不妨碍对作品的多种解释,而且这个用处就多了,因为他可以帮助你多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艺术作品。至于用处,你先在知道了多解,就可以在不同环境引用这首诗歌。”刘桂花说:“就这么简单?”陈方春说:“你必须有自己的深入理解,才可以运用自如的,别人的解读帮助你了解作者和背景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