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上部:北方来信(三十九—四十一)-第6/8页



桂花把书送到山下去,我带王诚杰来到孩子奶奶家,向他们告别。孩子奶奶和爷爷拉着我的手说:“陈教授啊,你把修山修路的带来了,他们却把你住的地方占了,弄得你没个地方住。你要是因为没地方离开我们村,就住我家吧,我们两口子搬到偏屋,你住堂屋。”我说:“这哪能成。再说,我走是因为学校要我回去的。本来想着在这里待三年,看来住不下去了;是我名利心太强。”桂花公公说:“陈教授,您走,我是既舍不得又没有办法。您是教师做学问的,我们这个小山村,藏不住您啊。可看着我们相处了一年多,都知人知面自信我的了,想着看不到您,心就发慌。”我说:“你老人家说重了,我没那么好,给您给村里添麻烦了。”老人又说:“小诚杰这孩子,离不开你了,天天一起来,就喊找陈爷爷去,要写字要背书的,越学越乖啦。”我说:“这孩子聪明,一教就会。我走后,让她妈妈多督促他学习。”诚杰奶奶说:“我那儿媳妇跟您也学了不少东西,天天看书,养成习惯了;就看她造化了,说不定,能用上您教他的那些文化,回头把俺三个孙女孙子送到大学去。”我说:“我巴不得呢。”

桂花回来后,又带着诚杰跟着我到几家熟悉的朋友那里告别。

先去老支书你爷爷家,正好你爸爸也在。他们第一次听到我要走,也问是不是因为房子的事,听了我的解释后,你爷爷说:“陈教授,你失约了,说好的等北方庄的旅游项目完成后再走的。”你爸爸说:“我等你给我拿主意呢,村里那些传统手艺怎样搞,我还没谱。”我再次做解释,然后和他们爷俩商量手工艺术相传的方式和具体实施的办法。我说:“去年我们商量过了,就按照那个方法办,建好学校,招好学徒,由开发商出资给学徒提供住宿食宿,咱们明天去镇上,趁着他们没走,把这事落实好。”你爸爸说:“当初定约的的时候,把这事给忘了。”我说:“这事对开发商有好处,他们会赞同的。”

第二天我和你爸爸还有桂花一同坐车去镇上见投资商,桂花是村委委员,她去,一为我们和开放商谈判造造声势,一为去看看她二姐刘桂莲——她说有话跟二姐说。

投资人听了我们的解释,说本来计划上有这个项目,签约的时候,大家都没想起来,对亏你们记着,一口答应下来。剩下的是商量如何招收学院,人数、学限、待遇等等,很是详细。商量结束,大家说等形成条文文字材料,再签约。

第三天下午,桂花问我还去和谁告别,我说,去看看老英雄雷方顺吧。

雷方顺会故乡后,自己一人住在一坐整修好的四合院里,用桂花的说法是,他和我一样,都享受的高官待遇,不是小洋楼胜似小洋楼。雷圆仁的小儿媳妇照顾雷方顺的生活,老英雄在屋里待不住,天天上山下村,东走走西串串,这边看着村里的路不是他小时候的,那边看着谁家的草屋换成瓦屋了,那棵树不见了,哪个山头变高了,让他赞赏不止的是那口老井还在,水还是那么清那么甜;更让他激动的是村里用上自来水,用上卫生洁净的抽水马桶,用上太阳能,和城市一样了。

我们走到他家门口,正碰上他出门,看到我们热情的拉着我的手走进院子。刚刚落座,老英雄就亮开嗓门说:“陈教授,你千好万好有一件不好,不该给村里招商引资,你听听,满山开炮,树給炸断了,山上的原始面貌不见了,村里的安静没有了;你听着烦,拍拍屁股走人了,让全村人怎么办?”桂花看着我,要说话,我示意她别动,等老英雄话说完了,我才给他解释:“雷老,你批评的对,起初我来北方庄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安静,等过了一段时间,走街串巷的和很多老人聊过天,我发现村里很多老人都有一首手艺,就是眼下时髦的话叫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再加上我在南方曾经参观过许多古老的村庄引来资金,开发旅游项目,所以就有了这个念头。这个开发,主要是为了拯救传统的手工艺术,其次才是为村民创收。唯一对山村有破坏的可能是修上山的路,后来我也想,上山的路在山腰以下,对那些古树没什么影响,方便游客上的村来;再者,这几十年天气越来越干燥,山林易生火灾,修路也为防火救火方便。眼下可能给村里造成不小声响噪音,可是改造环境,无论怎样环保,环境都要受一点影响,我们要求工程队要求建筑方案把损害放到最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