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北魏均田制-第2/2页
“父王,如果说这西南最好防守的地方莫过于云贵川了,但是这些地方经过战乱,人口凋敝,如果不补充人口的话,我们守着这里无兵、无农,也很难发展。”
“江西、湖南等地虽然土地肥沃,但是我们占领那里需要大量的兵力防守清军的反扑,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应该很难吧。”李嗣兴道。
李定国点头表示认可,他示意李嗣兴继续。
李嗣兴分析的非常在理。
他继续说道:“因此,孩儿觉的父王这次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攻湘赣,但不可守之,可以迁移百姓、物资填充云贵。孩儿听说川地久经战乱,十室九空,而此地为天府之国,可活民千万。”
“收复川地之后,父王可以效仿北魏实行均田令,那么的荒地,足够分配,到时候可以恢复官员的职分田,则文官便不会反对,而且均田令只针对荒田,不用动地方士绅的利益,地方上阻力也小。不过我们需要大量的流民,否则谁去给我们开荒。”
李嗣兴在穿越过来之后就考虑过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提升南明的实力。
各朝各代的起义者都会拿土地做文章,李嗣兴觉的还是北魏的均田制改革是最为成功的。
正是这一土地制度衍生出了府兵制,奠定了隋朝,乃至盛唐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时的情况也跟现在一般,南北朝的战乱让大量的土地荒芜。这是让均田制能够实行的基础。
不过这一制度还同时兼顾了士绅的利益,一方面给官员大量职田,另一方面,奴仆和耕牛也可以分田,这就让士绅地主也不是太抵触这一制度。
当然了这一制度需要大量的土地,同时,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一制度也最终会走向消亡。
不过后面的事情,李嗣兴暂时不需要考虑。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南明朝廷的实力,而且要快速地提升,因为满清朝廷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
长江之役在历史上也就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即使李嗣兴插手让郑氏拿下了南京城,他们也守不住,顶多就是多拖延一段时间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