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失控-第3/3页





    这样一来,即便是挖掘了一些人才过来,也根本就可能是引狼入室,养虎为患。这并不奇怪。

    农夫与蛇的故事,众人皆知。

    一个农夫,看到了一条冻僵的毒蛇,一时心软,将其放入了自己的怀里,用体温将之救活。可毒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中毒,含恨而亡。

    而与此类似的,还有另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叫东郭先生的迂腐学究,见到一头被猎人追赶的狼。狼哀求他救命,东郭先生心软,将这头狼藏在了书袋里,使之躲过了一劫。结果,当东郭先生将狼放出的时候,凶残成性的狼狰狞毕露,要吃了东郭先生充饥。

    幸得猎人及时赶到,将狼打死,使得东郭先生幸免于难。

    这两个故事,在整个神州大地上,都是耳熟能详,可谓是妇孺皆知。而在世界各地,各个国度,也都有着类似的故事流传。

    无需惊奇。

    这样的人与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否则,又怎会有反复无常真小人之说呢?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

    但这世上,君子委实是个稀缺物种。当然,并不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小人,只是,大家都是俗人罢了。

    而小人,也委实是不在少数。

    所以,即便是地域性大富豪,也都会有这种担忧。相对而言,较为稳妥的办法,自然就是自己栽培新人了。

    要知道,这些地域性大富豪一个两个的,也都是很有能力的。

    论能力,未必各方各面都胜过以前的下属。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的确是要超出一些的。

    甚至,是超出一大截。

    所以,这些地域性大富豪去栽培新人,是很有机会栽培起来的。

    可是……

    一旦做了这个决定,又会有一个新的问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以及栽培起来所需要的时间。

    时不我待!

    如果是良才美玉,自然是能真真正正的栽培起来。可如果是普通人呢?想要栽培起来,自然是极难了。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可是,那也有个前提,就是确定自己在磨的,的确是铁杵,而不是棒槌。否则,磨来磨去,也就是一根牙签罢了。

    纯粹就是白费功夫。

    而身为地域性大富豪,要寻找一些有极好潜质的年轻人培养,自然是不难。可是,要找出一些能够培养到像其之前下属那样的优秀年轻人,却就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想要培养出这样的年轻人,是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的。

    而且,未必真培养出来。

    毕竟,像一个世界五百强,乃至于一百强的企业最顶尖的高管,与个人素养有很大关系了,根本不是一个模式就可以完全培养出来的。

    而且,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极长。

    根本就不是一两年、三五年所能够速成的。

    甚至,便是十年,都不一定能培养出来。

    时不我待!

    要知道,这些地域性大富豪最不缺的,就是钱。可是最缺的,却是时间。

    毕竟,能够成为地域性大富豪,就算是接的老一辈的班儿,十之八九,也都是五十岁开外的了。

    在一个行业里,再摸爬滚打一段时间。

    外加上投资茶叶蛋这个项目的周期。

    加在一块,只怕至少也都是需要三十年左右。

    到那个时候,就算是身体还硬朗,这些地域性大富豪又还有几年可活呢?十年?这个时间,对于他们而言,委实是太奢侈了一些。

    他们不敢赌!

    而且,他们虽然是人中之龙,可是,子孙后代未必也是人中之龙。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