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的女儿1-第2/2页



“整个白天我都在船上喝醉般转悠,除了规定的禁区,一层层一屋屋寻找,没有,没有,没有,我一度怀疑我在船首看到是不是精灵的幻影,就是幻影我也要再次找到她,否则我就永不下此船!一直找到大船的四层顶部,啊,终于又看到她了,她挺直地站在甲板前方,手里握着一个小仪器,另只手高高举着一只连线类似小风车的小玩艺儿,我屏声静气悄悄走过去,唯恐惊动她再次消失。

“‘你在这里做什么?’‘测风。’‘这船上不是有测风雷达么。’‘就是有卫星,指南针也是必须的,我们总不能一直背着雷达走。’女孩低头看过仪器,在笔记本上记下,从脚下大包里又取出一个带液晶屏的小仪器。‘你又在做什么?’‘测温度湿度。’‘这是你的作业吗?’‘算是吧。’‘你哪个学校的?’‘海洋大学。’‘你叫什么名字?’女孩望我一眼不再说话,记录完数据收好仪器,提起大包要走。‘我替你背。’‘谢谢,不用。’女孩挎上大包绕开我小心地一步步下舱梯去了,真是太有个性了!我喜欢。”

听到海洋大学的名字,祝俊心脏猛烈跳动起来,不用简西铭再说他已猜到这个女生是谁,是她也只有她,这正是她的做事行事风格。

“我原想退出的旅途忽然间有了意义,从这天起我不再蜷缩在睡舱里不再奄奄一奄不再做旁观者不再做局外人,我生机勃勃精力旺盛早起锻炼作息规律,组织的每一项集体活动全是准时积极参加,她出现在哪里我就出现在哪里。一共有十七名大学生参加了这次科察活动,有七名女生,全是各个高校选出的精英,开会点名的时候我知道了她叫许欣,很普通的名字,正如她极力想展现普通的样子却始终无法掩饰自身光芒一样。

“我像定向卫星一样24小时关注着许欣,她在船上主动申请负责和参与的项目实在太多了。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观测日出,白天里测风测温测湿测水质测洋流,晚上写报告写日记,抽空还到小会议厅听讲座,向专家讨教问题,不知道还以为她是海洋五号上专职工作人员呢,工作人员都没她那么忙碌,真佩服她小蜜蜂不知疲倦忙活的劲头儿,我只陪了她一天就累得全身快散了架。

“吃饭的时候我问她‘干么把自己搞那么累,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她说‘不累啊,时间表我定的工作内容我选的,我很享受啊。’真是难以理解!她问我‘你不觉得这次机会很难得么?国家组织去南极科考总共不过三十余次,这艘船上有各领域专家科学家二百多名,多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啊,我为这次活动准备了足足两年。’我有些意外‘难得么,我怎么觉得很容易,一晚上写了一组诗就拿到了入场券。’她看着我轻轻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了。”

简西铭根本不理解,坐船去南极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场逃避或猎奇之旅,对许欣来说却是上大学起就有的梦想。为了参加这次活动,许欣准备论文付出了多少心血,祝俊连轴熬夜为论文创建三D模型,最终论文得奖两人入选引发后来一系列的故事。而乔侨为了拿到一张上船票,乔森集团出巨资赞助,没想到遭遇网络风暴牵出一串内幕,导致去年大学生参与活动停止几名官员被查处。许欣不屈不挠继续认真准备,去年再次凭成绩杀进入选榜,拿到两年二合一的珍贵船票,这一切简西铭又哪里知道又想得到呢。

祝俊怀疑简西铭之所以能登上海洋五号,不仅仅由于他发表的南极组诗,更可能因为他是著名作家简方之的儿子。

“我很少对女孩子动心,动心超过一周的更是寥寥可数,但是在大船上,跟许欣接触的时间越长观察她越多,我就越被吸引心也就沦陷越多。”

祝俊实在忍不住哼了一声。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