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歪打正着-第6/8页
一桩桩,一件件跟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重大好处相继落实。百姓们对朝廷、对当今的认同程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加深。
而皇家版的父慈子孝被大肆传扬后,原就向好的舆情更加热烈起来。
更多的人觉得,当今虽然非汉人,但习汉俗、说汉话。还以孝治国,惩治贪官污吏,保护边疆和平。实际上,跟汉人皇帝也不差啥,甚至比某些汉人皇帝表现得还好些。
胤禔:……
就感觉挺歪打正着的。
但皇阿玛龙心大悦,不但坚持他做的那屉包子是天下最好的包子,还狠狠赏赐了一波。
尤其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
两个小家伙那豆腐皮包子不但尽了孝心,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实在功劳不小,伊尔根觉罗氏教导有方啊。
今天,又是直郡王一家躺赢的一天。
连来参加年班的蒙古王公们都夸奖不停,直羡慕阿木古朗汗有这样的佳儿佳媳佳孙女儿。一个个话里话外的,还遗憾小姐脸太小,让他们张不开嘴替家中不成器的子侄们争取一二。
不等胤禔翻脸,康熙就道:“朕这么些皇子皇女,至今只有这么一对乖孙女。那真是如珠如宝,甚至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
“不到二十,可不能考虑指婚。到了二十,也未必舍得考虑呢。”
一杆子支出去十五六年。
众人笑言,知道隔辈亲,却不想皇上居然亲到如此程度啊。
伊凤笑,只觉得那豆腐皮包子没白包。
而胤禔呢,则磨刀霍霍。眼巴眼望地瞧着,看哪儿有什么山匪、倭寇或者噶尔丹贼心不死的残部等。
随时准备自动请缨,立个大功。
好把俩孩子日后不必抚蒙,只在京中择个良婿嫁了的事儿砸瓦实了。
从这刻到过年,他都翘首以盼。
可随着鳌拜、三藩、郑氏与噶尔丹相继落败,一项项惠民政策逐步展开。他家皇阿玛的声望日隆,人心也思安。一时半会的,哪有人来挑衅啊?
从封玺到过年,再到正月十五,全京城都沉浸欢乐喜庆的过年氛围中。
只有宫中的康熙越发焦躁。
再过不到月余,他的宝贝太子可就大婚了。礼部那边虽说相应准备无差,但他还觉得不够。身为帝后嫡子,大清未来的接班人,胤礽该有更好更豪华的大婚仪式。
玛尔浑也刚,刷刷刷就把康熙大婚仪上的种种礼仪规制原样抄了。
让皇阿玛若还不满,大可以如此办理。
康熙沉吟,百官跪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