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 不可能中的可能(6K大杯)-第4/5页
而发生狭窄的血管,基本都是在冠状动脉的主干部分。
所以,冠脉搭桥手术就相当于取病人本身的血管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
就是这样,可以让血液绕过血管狭窄的部分,从这个新的血管流淌,达到了运输血液的作用。
血液到达了心肌缺血的部位,就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说白了,就相当于用患者自身的血管,重新做一支冠状动脉。
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所以又被称作“冠状动脉搭桥术”。
“可是……”段海清皱着眉头:“82岁的老爷子,如果亚急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话。”
“光是体外循环的打击,他都不一定能受得了啊。”
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时候,冠状动脉是需要精细吻合的。
而心脏这个器官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不断跳动的。
所以心脏必须得停跳才能很好地完成手术。
或者说至少缝合的那块地方,不能跳动。
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和心肌保护方法的发展,心脏停跳搭桥手术已成为该种手术的常规方法。
这种手术方式就是手术中同样进行心脏停跳,然后使用体外循环进行替代进行手术。
优点是在静止的心脏上进行血管吻合,有利于进行冠状动脉精细操作。
但是体外循环虽然是心脏手术非常依赖的一个技术,但是它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
包括引发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及患者内环境紊乱等诸多问题。
尤其对于高龄、体质较差的患者,能否耐受体外循环的副作用,并且他的心脏能不能承受得了停跳再复跳的打击也是一个问题。
“段主任。”郑毅问出了一个问题:
“您平时做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都是用体外循环做的吗?”
面对郑毅的问题,段海清愣了一下之后,然后理所应当地回答道: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果然是这样。”郑毅再次陷入了思考。
在郑毅的印象中,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很多地方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都采用的是体外循环下手术。
也就是心脏需要停跳。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摒弃了体外循环。
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这叫做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一边思考着,郑毅趁着段海清不注意的时候,意识再次潜伏到了图书馆里。
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医道积分。
经过了最近的这些手术,郑毅的积分又很富裕地达到了2100点。
心里有了底气,郑毅进到图书馆里,直奔书架而去。
心脏相关的书架上,一本本书籍仿若层峦叠嶂一般矗立,在郑毅的扫视下不断露出了书籍的名字。
郑毅一本一本地寻找着。
因为他记得,自己在《心脏主动脉疾病诊断学》里,见到过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相关内容。
因为体外循环有那么多的副作用。
而搭桥手术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心脏外面,并不需要完全地切开心脏。
所以很多的医生开始提出了,可否不应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显露技术,和冠状动脉固定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各种冠状动脉机械稳定装置的出现。
医生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可以降低病变血管局部随心脏运动的幅度。
这为完成冠状动脉吻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也使得心脏不停跳搭桥技术正式的应运而生,并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既然有这种技术,在书籍里还有这样的描述。
那图书馆里,一定会有这样的书籍。
郑毅一边寻思着,一边逐本查看着书架上的书籍。
图书馆果然没有让郑毅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